- 政府预算
-
索引号000014348/2018-03642
-
发布机构开远市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04
-
时效性有效
关于开远市2017年1至7月份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7年8月28日在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开远市财政局局长 席飞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开远市2017年1至7月份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改革,以“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抓好收入组织,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资金监管,增强服务意识,为推动开远跨越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1—7月份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9,020万元,为预算数的43.4%,同比增收626万元,增长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561万元,为预算数的37.6%,同比增收2,080万元,增长4.1%;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1,610万元,为预算数的61.7%,同比减收184万元,下降0.8%;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918万元,为预算数的67.7%,同比减收1,676万元,下降36.5%;上划州级收入完成1,931万元,为预算数的72.1%,同比增收406万元,增长26.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1,546万元,为预算数的77.9%,同比增支19,622万元,增长1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877万元,为预算数的23.3%,同比增收430万元,增长6.7%。
1—7月份,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127万元,为预算数的37.6%,同比增支4,633万元,增长61.8%。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77,146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8.9%,同比增收19,292万元,增长33.3%。
1—7月份,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66,65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2.7%,同比增支14,600万元,增长28%。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结余10,493万元,滚存结余35,393万元。
二、1—7月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情况及特点
(一)税收收入小幅减收
1—7月份,我市税收收入完成30,855万元,同比减收1,174万元,下降3.7%。增收的主要税种:增值税(地方部分)完成10,868万元,同比增收4,208万元,增长63.2%,增减原因主要为:一是受预算分配级次影响;二是通过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和投产,激活了煤电产业;三是退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地方部分)3,684万元。改征增值税(地方部分)完成3,656万元,同比增收1,445万元,增长65.4%,主要是四大行业改征增值税增收。资源税完成2,999万元,同比增收935万元,增长45.3%,主要是原煤销量增加155万吨而增收。房产税完成1,501万元,同比增收377万元,增长33.5%,主要是加大稽查力度,查补收入增加。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4,981万元,同比增收651万元,增长15%,主要是上半年城镇土地使用税集中入库。减收的主要税种:营业税完成16万元,同比减收7,837万元,下降99.8%,主要是执行营改增政策而减收。土地增值税完成441万元,同比减收824万元,下降65.1%,主要是房地产企业缴纳的预征税款同比减少。契税完成977万元,同比减收412万元,下降29.7%,主要是土地交易量及房屋过户量同比减少。
(二)非税收入持续增收
非税收入完成21,706万元,同比增收3,254万元,增长17.6%。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完成4,603万元,同比增收4,603万元,增长100%,主要是凤凰湖片区的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入库。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2,171万元,同比增收2,525万元,增长26.2%,主要是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增加。但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418万元,同比减收3,775万元,下降61%,主要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同比减收4,837万元。
(三)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财政支出持续增长
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1,546万元,同比增支19,622万元,增长11.4%。全市财政支出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重点,八项支出完成151,258万元,同比增支16,979万元,增长12.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899万元,同比增支2,581万元,增长25%;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187万元,同比增支760万元,增长9%;教育支出完成33,600万元,同比增支5,051万元,增长17.7%;科学技术支出完成465万元,同比减支115万元,下降1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4,745万元,同比增支10,551万元,增长23.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28,438万元,同比减支2,149万元,下降7%;节能环保支出完成6,361万元,同比增支3,035万元,增长91.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5,563万元,同比减支2,735万元,下降33%。
三、1至7月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及时批复部门预算。根据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开远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于2017年2月24日批复各单位的部门预算,加快专项支出预算指标下达和执行进度,保障各单位开展工作。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1—7月份,安排项目前期费935万元,保障部门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率和资金到位率。1—7月份,争取上级资金95,769万元,同比增加10,616万元,投入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5,244万元。1—7月份,拨付“一张图”重点建设项目市级资金1,870万元。三是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1—7月份,拨付资金2,272万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工程款500万元,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大唐片区)征地补偿费1,272万元,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费500万元。四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7月份,拨付中小企业发展资金300万元 ,累计向18 家小微企业发放“助保贷”贷款7,015万元。五是财政贴息促进创业就业。1—7月份,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265万元,贷款余额8,277万元,扶持5家企业和1,159人创业,当期带动就业529人。六是扩宽偿债渠道。做大财政“蛋糕”,增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政府债务列入财政年初预算,安排部分偿债资金;压缩一般性支出,挤出财力增加偿债投入。2017年应偿还到期债务101,253万元,截至目前已偿还各类债务5.3亿元。
(二)抓好收入组织,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财税部门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税源分析监控,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大税收稽查、清缴力度。1—7月份,税收收入完成30,85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8.7%。同时,处理好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退税问题,主动向财政部驻云南省专员办汇报,制定退税计划,有序执行退税。1—7月份,退税6,368万元,其中地方部分3,684万元。二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发挥财政票据的源头管控作用,以票促收、应收尽收,同时全力盘活国有资产(资源)。1—7月份,非税收入完成21,7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3%。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结余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资金一律收回市级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控制资金沉淀。截至目前,已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377万元。四是强化协调联动。财政、税务、国土、金融等部门定期召开财税金融分析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会议,研判财政经济形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力组织收入,为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三)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保精准脱贫攻坚。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1—7月份,拨付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93万元。二是保障“三农”投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保障财政支农投入,重点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兑付各类惠农补贴,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1—7月份,农林水支出22,094万元,同比增支4,208万元,增长23.5%。三是支持教育发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了学、上得起学。1—7月份,教育支出33,600万元,同比增支5,051万元,增长17.7%。四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落实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整合、规范社会救助资源,增强社会救助体系的合力。1—7月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745万元,同比增支10,551万元,增长23.9%。五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确保人民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负担比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1—7月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8,438万元,同比减支2,149万元,下降7%。六是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7月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36万元,同比增支1,031万元,增长79%。七是支持平安开远建设。重点支持综治维稳、治安防控、应急处置建设,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1—7月份,公共安全支出9,187万元,同比增支760万元,增长9%。八是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战略,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森林生态功能,提升人居环境。1—7月份,节能环保支出6,361万元,同比增支3,035万元,增长91.3%。九是支持城乡社区、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商业服务业、金融、国土海洋气象,粮食物资储备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四)抓住关键环节,不断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一本账”大预算,厘清全市刚性支出、偿债支出、项目支出等支出,算清实际财政收入。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继市级预算单位成功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积极探索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在资金所有权、审批权和使用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乡级预算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从今年1月份开始,将乡镇在职职工个人信息录入财政一体化工资系统,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将乡镇人员工资与市级同步发放到职工个人工资账户。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扩大公务卡结算面,共为乡级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665张。1—7月份,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总量达174,26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9%。回笼国库资金22,874万元。全市共办理公务卡3660张,通过公务卡结算资金量2,872万元。三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根据省、州财政制定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制定印发了《2017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开政办发〔2017〕36号),1—7月份,共完成采购370笔,采购预算资金为2,02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 1,923万元,节约预算资金99 万元。四是严格票据监管,今年4月至5月对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2016年度使用的财政票据进行了年检,全市287家单位开展自检自查工作,自查率100%,并对重点单位进行了抽查。五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四位一体”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7年,全市各乡镇(街道)共申报一事一议普惠制项目16个,经上报市政府同意并实施11个,共安排财政奖补资金269万元。六是开展绩效评价。按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使用资金的单位进行绩效评价。2016年实施财政绩效评价项目5个,评价资金3,007万元,评价结果全部为良,2017年部门预算已应用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与上年资金安排一致。七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系。1—7月份,共审批购置资产208万元、审批处置资产95万元。八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对我市177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网络在线指导,形成开远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九是将乡镇级预算执行纳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在市级预算单位成功纳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并取得良好监控效果的基础上,从今年1月份开始,将乡镇级预算执行纳入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实施监控。十是拟定《开远市预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开内容、统一了公开口径和公开模板、规范公开程序,确保全市范围内预算公开工作协同一致。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收入组织困难
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动力不足,新培植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不足。长期以来,开远市形成了以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单一,六大支柱工业企业对税收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58.1%下滑至2016年的41.1%,房地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11%下滑至2016年的8.2%,税收收入大幅下跌,财政可支配收入严重受限。二是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劳务的全覆盖,市级税收收入减少5,600万元。三是执行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退税压力巨大。应退未退小龙潭矿务局2012年5月—2014年6月增值税地方部分9,355万元,计划分三年退完,其中2017年退3,355万元。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监狱戒毒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95号)文件精神,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还要执行三年,退税比例为2016年80%(其中,地方退6,075万元),2017年60%,2018年40%。按上报专员办的退税计划, 2017年需退税9,430万元。四是非税收入中一次性收入占比大。2016年实现资产处置收入20,360万元,开远金瑞达东联园区建设有限公司KY2014G15地块违约金2,927万元入库,全部是一次性收入,没有可持续性,2017年无此因素形成减收。
(二)财政保障能力不足
一是保刚性支出压力大。2017年刚性支出中人员支出较2016年就增加了32,538万元,其中:省临时津贴2,637万元;警衔津贴449万元;调整艰边津贴423万元;提高改革性补贴标准11,664万元;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6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标准3,258万元;绩效考核奖励13,147万元。全年保刚性支出缺口增大,财政平衡压力大。二是支持工商经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需要大量资金。三是偿还到期债务任务重、压力大。四是脱贫攻坚需要大量资金。地方可用财力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收支矛盾加剧,财政保障能力不足。
五、后几个月要抓好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一是强化支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硬约束,建立健全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考核通报机制,加快财政资金下达和拨付,保持财政支出均衡性。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协调对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行PPP模式,努力扩大与社会资本合作。三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进一步激活煤电产业,加快热电气循环利用产业园小龙潭片区二期的谋划和建设,实现两家火电企业由发电供电转型为热电气循环产业的工业配套。重点扶持税源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广的项目,支持园区服饰加工、电子商务等行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四是创新支持方式。积极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引导基金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和金融资本支持经济发展,着力探索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五是规范债务管理。加强对财预〔2017〕50号、87号、97号等文件的学习,严格执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加强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积极争取新增地方债券额度,有序置换存量债务,减轻还债压力,降低利息负担。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二)抓收入强协作,确保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征收,抓大不放小,清收欠税,防止税收流失。处理好执行国家退税政策和按计划退税的关系,保财政平衡。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政府性基金等征管清收力度,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继续按规定清理收回部门结余资金和两年以上结转资金,加大统筹力度,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切实控制资金沉淀。四是加强部门协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和收入预期,以税收管理的薄弱点、空白点为突破口,积极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形成财税协作、齐抓共管的税收征收机制,力争在我市辖区内的在建工程项目在我市注册公司并依法缴税,确保应收尽收。五是进一步督促乡镇(街道)积极组织收入,加大税源的培植力度,防止税收“跑、冒、漏、滴”。
(三)坚持民生优先,落实公共财政智能
一是支持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国家教育转移支付全部安排的基础上,市级财政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重点用于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等,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二是全力支持精准脱贫攻坚。严格对照省、州贫困退出“696”标准,结合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到村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全力推动政策、资金、力量聚集,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贷款等工作,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村加快发展。三是支持“三农”发展。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高效现代农业园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引导扶持。四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政策。五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扩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逐步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六是支持文体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七是支持和谐平安开远建设。落实政法保障经费和普法经费,健全司法求助体系,支持反恐、矿山治理、交通、消防、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八是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加大污染防治、城乡环境美化绿化,保障公园免费开放等民生工程实施,建设美丽开远。
(四)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将乡级教育及卫生院等全额拨款的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二是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扩大政府采购服务项目范围,引入政府采购竞争模式,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激励约束机制。三是不断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四是对全市预算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业务培训。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用绩效评价的全覆盖,弥补资金效益短板。五是深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将审定的《开远市预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印发至各相关预算单位。加强对各单位部门预算公开工作的指导,通过规范的信息公开渠道,积极督促各单位依法、全面、及时公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执行好2017年财政预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贯彻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全力推进转型升级,跑出开远跨越发展加速度!
联系人:高 盛 联系电话:722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