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预算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
    000014348/2019-02625
  • 发布机构
    开远市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9-06
  • 时效性
    有效

开远市2019年1至7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开远市2019年1至7月地方财政

  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19年8月27日 在开远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一次会议上)

  开远市财政局局长  白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开远市2019年1至7月份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1—7月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8,128万元,为预算数的44%,同比减收8,990万元,下降9.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150万元,为预算数的39%,同比增收755万元,增长1.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0,509万元,为预算数的55.3%,同比减收10,607万元,下降34.1%;上划省级收入完成4,822万元,为预算数的95.4%,同比增收872万元,增长22.1%;上划州级收入完成2,647万元,为预算数的73%,同比减收10万元,下降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5,613万元,为预算数的77.3%,同比增支22,823万元,增长10.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518万元,同比增收46,213万元,增10.7倍。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4,929万元,同比增支27,865万元,增长3.9倍。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7月份,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9,428万元,同比增收5,470万元,增长7.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5,033万元,同比增支5,817万元,增长8.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结余4,394万元,滚存结余35,334万元。

  二、1—7月份全市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情况

  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以及一次性减收因素的逐步显现,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税收持续减收,4—7月份,税收收入分别下降2.5%、7.2%、10.6%、11.4%,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减收额9,529万元,影响地方收入3,563万元,收入形势较为严峻。

  (一)税收收入预算执行情况。1—7月份,我市税收收入完成37,891万元,同比减收4,856万元,下降1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3%。增收的主要税种:改征增值税(地方部分)完成4,989万元,同比增收1,009万元,增长25.4%,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筑服务业同比增收266万元。二是房地产业同比增收951万元。土地增值税完成1,880万元,同比增收1,026万元,增长1.2倍,主要是各类住房预征税款增收。契税完成3,523万元,同比增收1,935万元,增长1.2倍,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增量房、存量房交易缴纳的契税同比增加。减收的主要税种:增值税(地方部分)完成9,067万元,同比减收8,961万元,下降49.7%,主要原因一是退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10,250万元(地方部分5,875万元),同比多退7,718万元(地方部分4,609万元)。二是原煤销量同比减少144万吨,上网电量同比减少12.6亿度,主要受电煤销量、社会煤销量减少及大唐电厂于6月26日、6月30日分别停发一台机组,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于6月26日停发一台机组影响,加之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4—5月份停产检修及增值税税率从16%降到13%等因素,增值税(地方部分)减收4,299万元。

  (二)非税收入预算执行情况。1—7月份,全市非税收入完成22,259万元,同比增收5,611万元,增长3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7,787万元,同比增收5,495万元,增长2.4倍,主要是今年增加耕地开垦费3,123万元及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流转收入3,000万元。二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0,935万元,同比增收562万元,增长5.4%,主要是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同比增收1,572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35,613万元,同比增支22,823万元,增长10.7%。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安排调度资金,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1—7月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62,64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财政八项支出累计完成193,502万元,同比增支19,630万元,增长11.3%。

  三、1—7月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开放、大抓电商”态势,全力打造全省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市。二是抓住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大引擎”,突出财政支持重点,投向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年初预算安排“一张图”重点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三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四是落实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扶持税源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广的项目;支持高效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全面发展壮大,努力培植新财源。年初预算安排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资金200万元。五是支持整体城镇化建设,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

  (二)坚持依法依规征收,加大收入管控力度。一是进一步抓好财税任务分解落实。推行市级领导、财税部门和乡镇(街道)领导收入包保责任制,强化税收征收跟踪问效,真正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压力”的齐抓共管局面。二是进一步突出税收征管。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征管,严厉打击各种偷、逃、抗、骗税行为,突出重点领域税收及税源大户征管,同时加大零星税源、小税种的管控力度,做到应收尽收。1—7月份,我市税收收入完成37,891万元,同比减收4,856万元,下降1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3%。三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票管费,加强监督,堵塞漏洞,应收尽收。进一步盘活资产(资源),加大资产处置及土地出让力度,增加市级可用财力,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1—7月份,非税收入完成22,259万元,同比增收5,611万元,增长3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财税增收。全市2019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数为198,747万元,1—7月份,完成向上争取项目资金84,728万元。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支持“三农”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建设;积极组织申报涉农项目,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落实强农惠民政策,激发农村自身发展动力;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保障“三农”投入长效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比重。1—7月份,农林水支出完成22,629万元,同比增支14,139万元,增长1.7倍。二是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支持发展学前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等,落实“两免一补”等保障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1—7月份,教育支出完成31,286万元,同比减支3,019万元,下降8.8%。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重点保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救助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7月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1,381万元,同比减支645万元,下降0.9%。四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中医事业和养老养生产业,形成集养老、医疗、护理、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复合型医养结合养老园区,着力打造健康城。1—7月份,卫生健康支出完成26,306万元,同比增支840万元,增长3.3%。五是支持和谐平安开远建设。落实政法部门经费保障,重点支持综治维稳、治安防控、扫黑除恶、矿山治理、交通、消防、食品、药品、校园安全等工作,健全司法求助体系,推动平安开远、法治开远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7月份,公共安全支出完成9,095万元,同比减支1,016万元,下降10.1%。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支持优良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的美丽开远。1—7月份,节能环保支出完成2,762万元,同比减支944万元,下降25.5%。七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乡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1—7月份,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778万元,同比减支2,403万元,下降57.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38,678万元,同比增支32,132万元,增长4.9倍。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补齐财政管理短板。一是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水平,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从基础上筑牢资金安全防线。1—7月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平台直接支付资金162,547万元,下达授权支付额度77,662万元,清算授权支付资金50,410万元;全市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监控授权支付业务14,205笔、金额77,115万元,拦截2,423笔、金额11,473万元。同时,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严格开户审批程序,全市预算单位现有各类专户485个,责成相关单位注销和归并冗余账户19个。三是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完善以票管收、票款同步的征管模式。于5月20日完成了2018年度财政票据年检工作,全市自查单位248个,重点检查单位60个,重点检查率达24%。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不断完善开远市政府采购目录;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规范专家执业行为,保证政府采购评审活动客观公正顺利进行。1—7月份,全市完成采购业务321笔,采购预算资金为1,80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740万元,节约预算资金64万元,节约率3.6%。五是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政府购买服务”的原则,要求预算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时必须同步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预算。2019年共有53家预算单位编制政府购买服务130项,预算资金总额2,820万元。六是不断完善财政预决算事项公开规范,确保公开的内容全面、真实、准确,做到及时公开、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七是坚持资产配置与单位履行职能相匹配原则,严把资产进口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置原则,严把资产出口关。1—7月份,审批购置资产3,514万元,审批处置资产1,423万元,划拨资产105万元,划拨车辆1辆、价值31万元。八是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收回重新安排,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1—7月份,共盘活2017年度财政存量资金5,407万元。

  (五)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进一步做好全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市委办 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成立开远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开办通【2019】5号)文件,明确了主要工作职责。二是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1—7月份,已偿还各类债务本息67,047万元,政府隐性债务系统存量债务化解4,846万元,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存量债务化解30,274万元。三是清理置换债券存量资金。将收回的市教育体育局置换债券资金1,419万元用于安排住市建局、市房管局存量债务。四是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多次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涉众型金融风险隐患排查、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线索和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整治等活动,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五是积极组织催收汇缴世行贷款、外国银行贷款到期本息17.3万元,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对外举债信誉。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税收收入方面。一是受经济、政策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或影响,保持煤电、化工等传统产业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压力大,全年的收入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大唐电厂预计7—10月两台机组全面停产,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预计7—10月单机24万负荷运行,煤电销量将大幅下降。二是2019年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预计减收(地方部分)12,143万元。其中:增值税预计减收9,336万元;个人所得税预计减收600万元;企业所得税预计减收150万元;其他税收预计减收2,057万元。三是新培植产业在短期内对税收的贡献难以体现。四是2018年清理历年欠税补缴税款近5,277万元,2019年形成不可比减收。

  五是消化历年应退未退增值税压力巨大,我市应退未退小龙潭矿务局2012年5月—2014年6月增值税地方部分3,500万元,2017年60%增值税地方部分3,000万元,2018年40%增值税地方部分4,646万元。2019年共计应退小龙潭矿务局增值税地方部分11,146万元,同比多退5,872万元。

  2019年,税收收入预计仅能完成55,113万元,同比减收19,552万元,下降2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35.7%。

  (二)非税收入方面。为确保 “三保”支出需求及预算平衡,在税收收入应收尽收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税收不足非税补”的权宜之计,而非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是靠卖地;二是靠处置政府资产。但非税收入具有不可持续性,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收入质量下降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甚至造成深层次矛盾的积淀。

  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的目标,在税收收入应收尽收的情况下,我市非税收入要组织99,25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将达到64.3%,其中,需组织资产处置收入79,406万元,比2018年56,868万元增加22,538万元,8—12月份需组织70,974万元。

  (三)支出方面。一是规范改革性补贴、奖励政策、离退休人员生活补助提高标准、基本工资提高标准及增加艰边津贴等压力大。二是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大,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整体城镇化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及弥蒙高铁建设等工作需要与可能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三是偿还到期债务任务重。四是税收收入下降,而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平衡难度大。

  五、下一步财政工作打算

  (一)落实各项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支持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开远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二)抓收入强协作,力争完成收支预期。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征收,抓大不放小,清收欠税,防止税收流失。处理好执行国家退税政策和按计划退税的关系,确保财政平衡。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盘活资产(资源),加大加快资产处置、土地出让力度,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收回重新安排,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控制资金沉淀。四是财税部门加强的沟通协作,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减税降费的实际减收规模,准确把握财政收入变化趋势及对财政平衡的影响,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完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的目标任务,做好预算调整及预算平衡工作。五是以节俭的理念统领财政支出安排,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压减一般业务费,减少行政运行成本。六是合理安排支出顺序,既要从全局和政治高度确保“三保”落实到位不出问题,兜住民生底线,又要补短板强弱项保重点,集中财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加快支出预算执行及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加强资金监管,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一是加快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拟定《开远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二是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等多领域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积极配合市人大完成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搭建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四)坚持多措并举,积极化解到期债务。一是树牢风险意识,进一步厘清政府债务,摸清家底,对确需政府偿还的债务,制定长期偿债计划和年度偿债计划,明确偿债时间、资金来源。二是消化存量,调控增量。坚持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按照合同约定期限落实偿债资金,消化存量债务,确保把债务控制在安全合理水平。三是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维护地方金融安全。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执行好2019年财政预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支持加快建设全省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