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预算
-
索引号000014348/2024-02378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9-03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2024年1—6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开远市2024年1—6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24年8月23日在开远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开远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开远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报告开远市2024年1—6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1—6月全市财政预算总体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36,489万元,为预算数的50.3%,同比减收4,322万元,下降3.1%。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51,837万元,为预算数的56.7%,同比减收2,109万元,下降3.9%;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3,388万元,为预算数的59.7%,同比增收2,084万元,增长18.4%;上划州级收入完成6,498万元,为预算数的56.9%,同比减收11万元,下降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766万元,为预算数的44.4%,同比减收4,286万元,下降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3,997万元,为预算数的42.9%,同比减支11,299万元,下降6.8%。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13,02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500万元,为预算数的5.9%,同比减收14,007万元,下降5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606万元,为预算数的18.6%,同比减支13,104万元,下降34.7%。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4,593万元,为预算数的45.8%,比上年增收10,449万元,增长8.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1,114万元,为预算数的41%,比上年增支17,638万元,增长17%。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期收支结余13,479万元,滚存结余47,78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暂无收入,同比减收3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万元,为预算数的6.1%,同比增支6万元,增长42.9%。
二、1—6月全市财政预算主要执行情况
(一)税收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税收收入总量完成127,445万元,其中,县级税收收入完成54,447万元,为预算数的49.4%,同比减收5,638万元,下降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1%。减收的主要税种(县级收入部分):增值税完成21,599万元,同比减收5,064万元,下降19%,主要原因:一是原煤销量完成771万吨,同比减少80万吨,增值税减收739万元;二是火电企业累计发电量43.32亿度,同比减少5.95亿度,加之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于去年年底开始扩建项目进项税额增加,导致增值税减收2,218万元;三是解化清洁能源公司工业产品合成氨销售价格下降,且进行安全隐患整改采购增加,导致增值税减收1,541万元;四是清算调库2023年剩余增值税留抵退税州级垫付35%部分823万元,去年同期无此因素形成减收。契税完成2,485万元,同比减收1,384万元,下降35.8%,主要是去年同期兴远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契税1,167万元,今年无此因素形成减收。
(二)非税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319万元,为预算数的28.9%,同比增收1,352万元,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9%。增收的主要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454万元,同比增收1,240万元,增长56%,主要是较去年耕地开垦费增收1,738万元而形成增收。罚没收入完成2,953万元,同比增收827万元,增长38.9%,主要是较去年公安罚没收入减少527万元,但其他一般罚没收入增收1,228万元而形成增收。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8,175万元,同比减收14,712万元,下降64.3%。主要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不及预期,给土地交易市场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收。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1—6月,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0万元,同比减收36万元。主要是2023年审计报告未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未确定,暂时无法上交。
(五)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年初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安排支出283,400万元,截至6月30日已下达209,328万元,未下达74,072万元,主要是需按单位的分配方案及工作进度下达拨付资金。
(六)转移支付资金执行情况
1.1—6月,全市共收到一般公共预算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51,066万元,应拨未拨3,144万元;共收到一般公共预算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5,404万元,应拨未拨1,748万元;主要是需按单位的分配方案及工作进度下达拨付资金。
2.1—6月,全市共收到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436万元,应拨未拨1,750万元,主要是用于开展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学生)运动会,需按分配方案及工作进度下达拨付资金。
3.1—6月,全市共收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51万元,已全部下达。
(七)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1.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到2024年继续使用38,545万元,截至6月30日应拨未拨1,088万元,主要是需按工作进度、合同约定付款时间来拨付资金,及部分结余资金待收回。
2.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到2024年继续使用2,201万元,截至6月30日已全部下达。
3.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到2024年继续使用148万元,截至6月30日已全部下达。
(八)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成各预算单位2024年预算绩效目标编审工作。二是持续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完成各预算单位2023年度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四是正在对全市6个部门和20个项目进行绩效财政再评价,涉及乡村振兴、惠农补贴、医疗健康、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森林防火等重点民生领域。五是正在对各预算单位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九)预备费的设立和管理情况
年初预算严格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设置预备费2,835万元,截至6月30日已下达313万元,资金安排均严格按照《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远市市级财政预算预备费动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按程序报批后从年初预算设置的预备费中安排。
(十)财政专户管理情况
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地方财政专户管理,防范财政资金安全风险,堵塞财政专户管理漏洞。一是严格规范财政专户开立程序。二是实现财政专户归口管理。三是将财政专户资金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总预算会计核算模块管理。四是严格财政专户资金管理。五是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目前全市共有财政专户7个,分别为:社保基金专户3个、非税收入专户1个、贷赠款专户1个、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1个、粮食风险基金专户1个。1—6月,期末库款余额26,279万元。其中,非税收入专户1,151万元、社保基金专户24,860万元、粮食风险基金专户269万元。
(十一)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8月启动防风化债工作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防风化债相关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各项化债工作有序推进,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未出现逾期情况,未出现违约情形。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市政府法定债务余额70.04亿元。
三、1—6月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严格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一是严格执行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的决议,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宝贵意见,扎实推进代表建议落实,按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决算情况,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二是及时批复和公开部门预算。在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后20日内,及时将2024年部门预算批复下达到各预算单位。并组织各预算单位(涉密单位除外)按规定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预算信息,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严格财政预算执行。坚持“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原则,严格按照市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全市各单位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总体上较为良好。
(二)以习惯过紧日子为导向,开源节流强保障能力。一是深耕细作,深挖增收潜力。锁定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县级税收收入增长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不低于75%的既定目标,强化部门联动,增强工作合力。针对全市煤、电、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做实做细税源分析,紧盯新培育产业企业,新开工项目,定期了解经营状况,项目推进情况,确保税收应缴尽缴。1—6月六大重点企业提供税收(县级部分)32,436万元。二是坚持以票管费,收支两条线,定期督促执收单位及时缴库,保证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及时足额入库,1—6月,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0,319万元。三是找增量挖存量,大力盘活财政资源。开展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及资金清理核查工作,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对两年以上未使用资金实行动态清理缴回,将收回的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着力增加可用财力的同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1—6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6,913万元。四是增强政策敏锐性、工作主动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1—6月,全市向上争取资金180,406万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被评为省级典型示范项目,获奖励资金1,500万元,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过了省级评审,获省级资金1,000万元,申报专项债券9个,8个项目通过了两部委审核,资金需求22.56亿元,目前,省级还未确定发债项目,成功争取增发国债项目4个,到位资金2.75亿元。五是将“紧”的要求落到实处。制定印发《开远市贯彻〈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切实硬化预算管理二十条措施〉责任清单》,细化目标任务,压实部门切实履行过紧日子的主体责任。1—6月,全市“三公”经费支出332万元,同比减支125万元,下降27.3%。六是严格执行《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评估,从源头上严格立项管理。
(三)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抓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持续培植新税源,狠抓项目,发展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预算安排重点项目前期费3,000万元,招商引资及驻外定点招商工作经费及重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补助经费2,484万元,产业引导基金1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200万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1—6月,政府性基金及行政性收费等费用方面降费144.2万元。二是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构建由省农担公司、州政府、市政府、银行按照5:1:2:2的比例分担风险的多层次“政银担”农业信贷担保风险机制,设立规模为100万元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截至6月30日,云南农担在开远累计担保369户,累计担保金额28,206.46万元,其中2024年度新增担保20户,担保金额3,810万元,预计为农户节约担保费用57.15万元;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党建+信用”示范村创建,设立规模为50万元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风险补偿金,截至6月30日,“党建+信用”示范村贷款余额13,454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8,807万元,其中,2024年发放725户,发放贷款9,500万元;落实普惠金融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1—6月,全市支持创业者174户(包含2户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80万元,带动就业381人;培育企业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截至6月30日,累计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家,展示企业1家。三是继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采购资金预付款制度、合同支付信息备案机制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6月30日,全市各采购单位政府采购签订合同备案共计547个,合同总金额共计16,338.61万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307个,合同金额8,971.43万元,占合同总数的56.12%,占合同总金额的54.91%。
(四)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改善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支持和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1—6月,民生支出完成113,02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3.4%。一是扎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优先支持“三农”工作,1—6月农林水支出完成21,461万元;落实财政涉农资金支出进度预警通报机制,紧盯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以资金支出倒逼项目落实,截至6月30日,全市收到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1,648.8万元,支出4,273.38万元,支出进度36.67%。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支出进度为50.3%,达到上级要求。二是支持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保障财政教育投入到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6月教育支出完成29,567万元。三是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健康开远,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6月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2,364万元。四是支持构建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帮扶困难群众、困难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1—6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32,507万元,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952.82万元,市级财政全额补助一二级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费62.43万元。五是持续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1—6月城乡社区支出完成6,152万元。六是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厚植绿美开远生态底蕴。1—6月节能环保支出完成3,982万元。
(五)以纪律为红线,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一是紧紧围绕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对照专项整治任务清单深入开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制度机制。截至6月30日,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财经纪律执行和财务会计行为3个方面自查发现问题25个,已完成整改11个,14个正在整改;10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自查发现“增发国债资金和地方债券资金专项整治”方面的问题6个,已整改完成5个;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发现相关问题19个,已整改完成14个;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问题专项整治发现问题1个;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发现问题11个,已整改完成2个。二是加强财会监督,规范财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截至6月30日,完成23户会计代理记账机构备案,先后对2家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按季度对19个城市社区会计服务平台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并对长期挂账往来款进行清理。印发《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加强财会管理,开展财会人员培训4期562人参训,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深入推进实施预算单位财务联审。通过联审及时发现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缺陷和制度漏洞,督促单位不断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规则、内控制度,规范经费支出审批权限、报销流程等。截至6月30日共完成68个预算单位5,019笔经费支出事前事项审核,共计66,719.29万元。联审退回165笔,共计5,008.03万元,退回率7.51%,同比增加了2.78个百分点。二级单位联审12,956笔经费支出事前事项审核,金额37,592.89万元,联审退回926笔,金额4,609.37万元,退回率12.26%。四是专项开展全市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清理核查,除有关法规、规章或国务院、财政部、省州市人民政府政策批准外,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该收缴的资金一律按程序进行收缴。坚决杜绝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违规存放资金,甚至资金运行脱离国库监管的情况发生。截至7月10日,已完成76家单位136个账户及资金的自查和复审工作,反馈意见76家。其中,账户开设不规范,需要撤销的账户有13个;资金管理不规范,需要在账户间归集的有119笔金额1,130.54万元;非税收入上缴不及时,需要缴库的有95笔664.35万元;存量资金上缴不及时,需要缴库的有481笔1,462.03万元。
(六)以安全为底线,着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一是强化统筹协调,着力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加强库款管理与调度,合理控制库款规模和保障水平,确保“三保”支出按时、足额落实。1—6月,全市“三保”支出完成92,610万元,其中:保工资73,840万元,保运转1,751万元,保基本民生17,019万元。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加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力度,组织多部门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全面铺开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宣传活动覆盖23个城市社区。三是压实债务化解责任,兜牢兜实债务风险底线。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严格执行法定债务限额管理,严控债务风险等级不突破红线,做好债务风险预警。1—6月,偿还到期债券本息11,547万元、置换到期债券本金13,200万元、外债本金10万元。偿还隐性债务13,831万元。
四、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收入组织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税收收入主要依赖煤、电、化工、建材等六大重点企业,2023年六大重点企业提供的税收(县级部分)占全市县级税收收入的60%。1—6月六大重点企业提供的税收(县级部分)占比同样达到了60%,其中因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于去年年底开始扩建项目进项税额增加,解化清洁能源公司工业产品合成氨销售价格下降,进行安全隐患整改采购增加等原因,导致增值税(县级部分)减收3,759万元。新引进企业和新培育产业,如云南华电大黑山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因剑角峰项目购入大额资产留抵税额较大,对税收的贡献尚未显现,可提供新增税源后劲的龙头企业、投资项目接续不足,税收收入可持续增收压力仍然较大。二是为平衡预算,只能采取“税收不足非税补”的权宜之计,而非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处置政府资产,但随着处置政府资产等一次性收入的减少,非税收入增长有限,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三是近年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过大,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政府性基金预算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三保”支出、化解债务和预算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土地本身是一种稀缺资源,加之近年来房地产交易市场遇冷对土地交易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土地出让收入为支撑的财政体制无法长期维持。
(二)支出平衡方面:一是收入下降,而刚性支出只增不减,“三保”保障、民生政策提标、编外聘用人员支出、市级民生政策、公务员绩效奖及统筹提高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政策等刚性支出压力大。偿还到期债务任务十分艰巨,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压力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财政紧平衡、硬平衡的压力较大。二是由于房地产交易市场回暖尚需时间,给土地交易市场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有较大的不确定性,1—6月,全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8,175万元,仅为预算数的5.1%,若全年调入资金不能按年初预算实现,“三保”支出、化解债务和预算平衡都将受到极大影响。三是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中可打入财力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较低等综合因素,致使新增财力难以满足新增支出需求的增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平衡难度大。
五、下半年财政工作措施
(一)扎实推进财政工作,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一是及时批复和公开部门决算。在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2023年财政决算后,及时将2023年部门决算批复到各预算单位。并组织各预算单位(涉密单位除外)按规定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决算信息。二是认真分析收支变化趋势,提前谋划,按照“有保有压、统筹兼顾、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研究制定预算调整方案,按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全面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二)锚定目标不松劲,全力组织收入保平衡。一是加大税源监控力度、加强税收分析,紧盯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增减变化情况,深挖税收增收潜力。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着力支持培植壮大新兴财源,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以投资拉动税收增长,不断夯实财政增收基石,做大开远财政“蛋糕”,确保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的目标。二是充分发挥“云南省非税收入管理平台”的数据汇集功能,加强对重点非税收入项目的动态监控,确保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矿业权出让收益、耕地开垦费等重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摸清土地收储底数,实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认真做好日常的土地供应工作,加大批而未供的土地处置;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部分已供应未开发利用土地收回后重新组织供应;积极主动联系社会资本方,加快商品住宅、工业用地等供应力度,进一步缩小与年初预算的差距,缓解财政预算综合平衡压力。四是大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和资金,加速处置闲置资产,增加可用财力,确保财政预算综合平衡。
(三)保持进度不掉队,推动经济恢复稳中向好。一是紧盯涉农资金、社保资金、直达资金、专项债券资金、国债资金支出进度,建立预警通报制度,对支出进度慢的及时预警提醒,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支出进度稳居全州前列。二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求,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稳中向好。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应降尽降,应减尽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不断拉动消费促进生产;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措施,着力解决“政企面对面”座谈会交办事项,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发挥职能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用好用活风险补偿基金,提振银行放贷信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就业。
(四)坚持“紧”的要求,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一是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持续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用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编外人员支出,最大限度减轻财政支出负担;集中有限财政资源,投入重点民生领域,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二是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继续支持建设健康开远、美丽开远、幸福开远,支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确保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9%的目标,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是落实和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机制,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支持抓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五)强化监管不放松,构建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一是持续抓实落细清廉云南建设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问题专项整治等扎实开展专项治理,着重从长久治上下功夫,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管体系,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二是继续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评价工作,2024年计划再评价15家预算单位,抓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编报工作,坚持以评促建,逐步提升单位内控水平。三是开展继续教育以及各类线上线下专业知识培训,持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广泛开展会计法律法规,准则条例的宣传普及,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法治意识。四是修订完善“开远市预算单位经费支出报销审批单”,进一步优化联审信息平台对支付信息的采集,新增公务支出审批模板,实现与预算一体化国库支付系统预算支出信息同步,切实加强对公务接待费、商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事前支出的审核,提升财务联审工作质效。五是持续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财政数字化水平,努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的资金监管体系,实现财政资金监管全过程、全链条和无死角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六是不断巩固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清理核查工作成果。
(六)守牢底线不动摇,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严格管控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清偿计划,按期偿还政府债务,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维护政府信誉。二是继续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是按上级要求开展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宣传,让法治思维成为推动社会公众主动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参与打击非法集资的有力支撑,为构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源头治理格局夯实保障基础。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聚焦瓶颈补短板、突出关键强弱项、守牢底线保安全、深化改革促发展、清廉财政惠民生,精心谋划、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为开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开远市2024年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2.开远市2024年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3.开远市2024年1—6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4.开远市2024年1—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5.开远市2024年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6.开远市2024年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7.开远市2024年1—6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8.开远市2024年1—6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附件【附件.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