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批准项目公示
-
索引号kysrmzf/2025-00410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3-19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开远分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湘衡砂场采坑修复项目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开远分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联系电话:0873-7222373
通讯地址:开远市环城南路16号为民楼4楼412室
邮编:661699
项目名称 |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开远市冷水沟湘衡砂场采坑生态修复项目 | 项目地址 | 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冷水沟村 | 建设单位 |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 | |
环评报告类别 | 报告表 | 环评单位 | 云南绿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
本项目为矿坑生态修复项目,利用改性磷石膏作为生态修复材料进行回填,对冷水沟湘衡砂场采坑进行生态修复,修复面积为6.5425hm2,修复工程内容包括:拆除工程、采坑区清基及平整、地下水导排设施建设、防渗设施建设、拦挡设施建设、磷石膏回填工程、植被复绿工程、渗滤液、地表水、地下水收集池、位移监测点、标识标牌等。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在回填施工过程中采取洒水喷雾降尘,洒水喷雾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非雨天每日洒水次数不少于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应增加洒水喷雾次数。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减少堆土裸露的时间。②控制施工作业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尽量避免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施工,尽可能减少大面积施工,以减少扬尘产生量。③改性磷石膏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期间运输车辆的装载量,避免超载运输;运输车辆的车厢应当确保牢固、严密,严禁在装运过程中沿途抛、洒、滴、漏;运输车辆出场需对车轮进行清洗,经过沿途居民点时注意控制车速,减速慢行,防止高速行车时产生大量扬尘。④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适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油燃料,减少车辆和施工机械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⑤施工场地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负责逸散性材料、渣土、裸露地面的遮蔽、覆盖和洒水作业。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无组织排放粉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水污染防治措施:①回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经75m3渗滤液收集池收集后用罐车运至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再浆槽作为生产补充水利用,不外排。②在厂区设置一个360m³的雨水收集池,用来收集雨天地表径流,收集的雨水用于回填厂区洒水降尘。③施工运输车辆轮胎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区域洒水降尘,不外排。④施工人员洗手废水采用塑料桶收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⑤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减少场区汇水量。项目施工期废水均得到有效处置,无废水外排,对周边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是回填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施工作业噪声以及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通过采取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机械同时使用的频次,减少施工时间。②合理布置机械设备,高噪作业设备优先设置于远离场界的部位;移动式高噪设备应尽量安排优先完成场界近点作业,避免长期作业。③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避免偶发噪声发生。④运输车辆在通过村庄路段时要减慢车速,禁止鸣笛,同时禁止在夜间运输材料。经预测项目施工场界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排放限值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处置措施:①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场地平整回填。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周边居民区生活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项目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源头控制:①落实回填区防渗、渗滤液导排措施,收集的渗滤液用罐车运至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再浆槽作为生产补充水利用,不外排。②根据《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DB53/T 1269-2024)中对磷石膏改性的要求:改性磷石膏浸出液中任何一种特征污染物浓度均不应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要求。③确保回填过程及回填区域长期安全稳定,回填坡比满足实施方案要求。④做好改性后磷石膏回填台账记录,记录改性磷石膏回填量、改性磷石膏的成分分析结果等。⑤从源头起进行严格控制,加大监督力度,生态修复作业点必须设置检验点,做到不允许“严禁回填固废”进入回填修复区。⑥防止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生活垃圾或有机物含量超过5%的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入,在回填、推平过程中也要检查,一旦发现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生活垃圾或有机物含量超过5%的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入,应立即停止回填。 2)防渗措施:①底部防渗:先进行场区场地平整清基压实好后依次铺设300mm粘土层、300g/m2土工布、1.5mm土工膜、300g/m2土工布防渗层进行防渗。②岸坡防渗:对岸坡坡度较缓地段,坡面平整清理压实好后依次铺设300g/m2土工布、1.5mm土工膜、300g/m2土工布。③顶部防渗:一次铺设300g/m2土工布、1.5mm的HDPE防渗膜、300g/m2土工布进行防渗。④渗滤液收集池、地下水收集池防渗:混凝土结构,池底及四周表面涂抹防渗材料,顶部设盖板。 3)末端监管:①按照Ⅱ类场要求,设置防渗漏监控系统,监控防渗衬层的完整性。②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对防渗工程质量、防渗漏监控系统设置情况、渗滤液导排、收集池建设情况等进行监理,并形成监理报告,施工完毕后保存施工报告、全套竣工图、所有材料的现场及实验室检测报告,提供人工防渗衬层完整性检测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③回填区植被选择须考虑根系简单,不会破坏顶部防渗层的植被(草本植物),不应选择根系发达,容易破坏防渗层的植被。 4)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设置3个地下水跟踪监测井,按照监测计划开展跟踪监测。 二、运营期措施 项目为矿山生态修复,运营期无废气、噪声、固废产生,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水环境保护措施:①定期对渗滤液进行清运。②加强防渗工程监控管理,发现破损隐患,及时修复。③在回填区地下水流场下游设置2个跟踪监测点,生态修复覆土绿化完成后,监测频次枯水期、丰水期各监测1次,直到地下水水质连续3年不超出地下水本底水平。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后期应制定保护保养管理制度。包括平时浇水,排水、预防人畜危害、风害、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等工作内容及计划。②定期查验,每旬查验一次,并应作查验记录。③发现不符规定者,应立即换植。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好防区防渗措施,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周边截排水沟在汛期前应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构筑物有无变形、位移、损毁、淤堵等情况,汛期应每天观察排水能力,发现异常,立即排除。②回填平台安全监测内容包括:拦挡设施坝体轮廓尺寸、变形、裂缝、滑坡和渗漏、坝面保护监测等。平台位移监测可采用视准线法和前方交汇法。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拟审批意见 | 拟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