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药品监管
-
索引号000014348/2021-00933
-
发布机构开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3-15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1号消费警示
在第35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结合2021年中消协消费维权年主题“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为引导广大消费者安全理性消费,有效规避消费风险和消费纠纷,开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理性消费,谨防上当受骗。
一、疫情防控要上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提醒大家少扎堆、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严格控制大型会议、集会、培训、演出、庙会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切实降低聚集性风险。
二、食品采购要细心
采购食品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注意选购新鲜食物,不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制品。做到“三查三注意”:一查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二查食品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存日期;三查食品外观。
在此提醒消费者:一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尤其是打折销售的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观察食品外观颜色是否新鲜,切莫贪图便宜。二是倡导理性消费,切莫囤积食品。广大消费者切勿跟风抢购。三是避免堂食,鼓励打包。由于目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广大消费者要积极响应号召,特别是在早餐店、小吃店做到打包带走不堂食,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
三、微信、网络购物要小心
受疫情影响,大家减少了出门的频次,网购成了重要的消费模式。在微信朋友圈卖生活用品、国外奢侈品代购、减肥美容养生等产品的内容屡见不鲜。在此开远市市场监管局郑重提醒消费者,微信购物存在以下风险:一是目前微信缺少第三方担保机制,也缺少对微商的信用评价机制,钱款一旦进入对方账户将对商品售后缺少约束力。二是微商一般没有实体店铺,消费者通常都是通过微信聊天进行交易,对微商的了解也仅仅是对方的微信号、微信名,甚至连对方的真实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都没有,一旦被对方拉黑将陷入被动。市场监管部门因掌握信息太少缺少对微商查处的抓手,而公安部门也可能因为案值不大不予立案。三是微商产品良莠不齐,微商销售的产品来源、真假难以判断。
因此,在网购前,应选择制度完善、信誉良好的网站进行交易活动;购买时,多浏览已售商品评价,谨慎购买与市面售价过于悬殊的商品;交易中,要保留证据索要发票;收货时,要当场认真验货。
四、预付充值要用心
预付消费模式是“先储值付款后享有”式的服务,其在消费过程中常常易产生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随着“先付款后消费”新型消费模式的兴起,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消费隐患,因经营者关门跑路、关门停业导致消费者不能正常消费的问题也时有发生,预付式消费的投诉也在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洗车消费、餐饮消费、摄影消费等行业,均是由于店主跑路、停业、转让等原因将导致原储值卡无法继续使用,引发消费纠纷。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接受预付消费时不要被推销人员天花乱坠的介绍蒙蔽了双眼,应理性分析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购买消费卡,不要盲目地因商家的优惠较大而忽视了潜在的成本及风险。尽量不要选择大面值的消费卡,选择需要消费时随时充值的,这样就可避免大的损失,同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店面较大和信誉好的经营者进行消费。
六、警惕“免费礼品”背后的“温柔陷阱”
保健品、医疗器械的投诉焦点始终集中在老年人身上。不法分子往往临时租赁场所,以长期提供免费体验、试用以及免费礼品为诱饵,通过现场讲课、放录像、给老年人授课的方式,让他们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再进行销售。讲座一般都是以各种小礼品赠送吸引老年人来参加,前阶段“洗脑”,后阶段卖“药”。“专家”鼓吹这些保健品为“神丹妙药”,医疗器械能“包治百病”。因为多数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等老人病。不法分子故意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把简单的医疗器械说得神乎其神,且价格不菲,造成患者花巨资买了一堆“废品”。
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谨慎对待那些以小礼品赠送作为诱饵的健康讲座、熟人推销、免费体验等活动,这都有可能是推销陷阱;在发现有人使用以上手段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建议有病要到正规医院治疗,同时还应同家人商量是否购买保健食品或医疗器械。
七、谨防“免费体验”之后的“进门容易出门难”
商场、步行街、写字楼众多发传单的小贩,通过花言巧语,以免费体验为诱饵,将稀里糊涂的消费者哄骗到美容院,消费者一旦躺在美容床上,就被各种美容护肤品糊满脸,经过所谓“美容师”忽悠,消费者就被强行消费了。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免费服务”背后多为“温柔陷阱”,在面对免费体验诱惑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防范,以免因为贪图小利而误入“陷阱”。与其事后为维权而奔波,我们何不做到事前抵制诱惑,防患于未然呢?
无论消费者选择任何形式的消费,都应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和对方的联络方式。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保持头脑冷静,倡导理性消费,谨防新形式的消费诈骗。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未果,要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维权。
开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