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索引号20240925-203616-841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2-22
-
时效性有效
开远市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要求,编制《开远市2015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情况、2016重点工作五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5年,开远市继续执行《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不断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州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认真研究,明确思路。注重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日常工作,将信息公开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创新公开平台,丰富公开内容。继续发挥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加强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网络、电视广播、档案开放等重要平台,积极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将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同时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对动态信息做到及时全面更新,答复公众询问,回应公众关切,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认真对政府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于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门类,及时上传网站公开发布,提高工作透明度,充分满足群众的知情权。通过举办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编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手册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普及政府信息公开理念和知识,提升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继续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2015年,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共74家,其中:公开65家,未公开7家,涉密2家(防邪办、人武部);乡镇一级预算7家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已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涉密内容除外);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已经按经济分类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中,已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公开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互联网。截至2015年12月31日,通过开远手机报发布信息1150期,新闻9000余条。发布新闻新浪微博4011条,腾讯微博3315条,微博粉丝达137892人。通过 “美丽开远”微信公共订阅号发布新闻365期1095条,每日阅读数和转发数平均保持在3000人次以上,精品新闻阅读量一日近两万人次。
(二)新闻发布。自2010年4月建立开远市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设首席发言人2人,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副发言人4人,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人员担任;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担任联络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做好重大新闻的审核、上报审批及发布等工作。自2014年起,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好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分别于每年1月和7月举办两次“安全生产专项新闻发布会”,邀请州、市两级主要媒体参会。截至目前,未发生违规发布新闻行为。
(三)信息资源开放。充分发挥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便民获取信息载体和场所作用。市图书馆现有4个分馆,7个馆外流通服务点,新旧纸质藏书(纸质)共计105597册,流通图书143916册次(含馆外流通服务点及团体借阅),总外借率77.6%。2015年,读者到馆人数84064人次,流通部接待读者21824人次,解答读者咨询1652次。市档案局通过接待查阅、电话代查、档案咨询等服务形式先后接待362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785卷,复印(含照相、摘抄)1842页,提供利用资料59册,接待查阅资料者162人。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5年,未接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情况
2015年,全市未发生政府信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也无上级政府信息公开机构转分、督办的投诉案件。
五、2016年重点做好的工作
随着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上升,新形势下,如何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主动公开工作的同时,加强信息解读和回应,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2016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平台和渠道建设。继续发挥微博、微信、新闻发布会、档案开放、电视广播等媒介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确保公众及时知晓和有效获取公开的政府信息。
(二)健全舆情收集机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积极主动策划,做好重大、突发、热点问题的信息通报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做好政府重要政策解读工作。政策解读是对政府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背景、目的意义及其执行口径、操作方法所作的解释性说明(立法解释除外),使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了解政府及其部门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四)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内部协调配合机制,推动建立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建立培训工作常态化机制,组织面向全市的依法行政培训班,普及信息公开理念和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和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附件【附件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