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20240925-203618-472
-
发布机构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2-22
-
时效性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州有关文件要求,编制《开远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综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各有关单位、乡镇(街道)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主要包括概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落实情况、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概述
2016年,开远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红政办发〔2016〕78号)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深入推进行政权责清单、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脱贫攻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优化整合政府信息发布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及时调整充实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确定1名市级领导分管政务公开,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作为全市政务公开牵头部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也分别成立或调整了相应工作机构,领导小组设在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政务公开工作,实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
(二)细化工作标准和程序,规范政务公开。于2016年7月下发《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开政办发〔2016〕87号),梳理出6个方面26条主要工作任务,并明确牵头部门的主体责任。8月制定出台《中共开远市委办公室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办发〔2016〕128号),在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精神的同时,在文件中进一步细化了对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五公开”要求、政策解读、政府网站管理、依申请公开、公开与保密6个事项的工作标准和流程,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体推进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方向。
(三)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政务公开。全市建有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信息目录管理和备案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执行情况良好,政府信息公开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更新完善机制,细化主动公开目录,按照信息内容分类,探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标准化建设。
(四)强化考核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在《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强化公开工作绩效考核,自2016年起,将严格按照红河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分表,逐一对照开展检查考核,政务公开工作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所占分值权重不得低于4%。同时,政务公开的主要部门目前也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中,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
(五)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深化政务公开。制定下发《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重要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开政办发〔2016〕78号),推行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同步起草、同步审批、同步发布“三同步”制度,建立联动机制,规范公文办理。对政策解读相关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进一步明确政策解读的范围、从起草—承办—审核—公开—回应每个步骤的工作流程及责任主体、解读材料的内容与形式。2016年8月,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政府文件”和“政策解读”专栏,抓好法规政策的解读发布。
(六)规范政府网站管理,增强公开时效。制定出台《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开政办发〔2016〕99号),按照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网站管理维护的责任,并建立起自查和长效监测机制,督促各部门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为规范网站管理,开远市还分类对政府门户网站、纳入全国监测范围的9个网站、暂未纳入监测范围但目前正常运行的市级各部门政府网站分别提出要求。
(七)拓宽公开渠道,充实公开内容。抓好“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管理。撤销原畜牧局、计生局、旅游局等7家单位专线,新增移民局和7家乡镇(街道)专线,采取不定期抽查测评、录音监听、季度通报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从部门业务、服务态度、办结要求等方面规范专线工作。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等载体传播作用,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并利用政务(行政)服务大厅场所公开政府信息,通过摆放各类服务指南、办事流程图、查询机、LED 电子显示屏等,方便群众查询政府信息。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落实情况
(一)推进权责清单公开。经过单位自查、材料审核、事项梳理、单位公示和法制办审核等工作环节,市政府24个工作部门、4个直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行政机构、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个有外部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共37家单位,直接面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外部行政职权共有6526项,与外部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共计49606项、“追责情形”共计49703项,在政府网站上和市委编办机构红页上进行了公示。
(二)推进行政审批项目公开。先后4次组织全市各部门认真清理规范全市的行政许可项目,经清理后开远市现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77项。每次清理都按程序要求审核后公布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编办机构红页上;同时,对全市《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只要有所变化就及时进行更新公布。
(三)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制定下发《开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开政办发〔2016〕146号),及时安排布置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各部门认真组织部门力量,建立本部门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监管对象名录库及本系统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各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本部门实施的各类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全市涉及检查事项的24个部门、7个乡镇(街道)共梳理出检查事项237项。经市法制办就合法性审查后报请编委会通过,并向社会公示。
(四)推进政务服务公开。一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办事指南》等多渠道加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公开力度,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广泛告知办理环节、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服务指南等内容。二是各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委会(社区)为民服务站通过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办事流程上墙,印发服务事项告知单,基层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公开办理事项、规范办事行为,促进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透明、阳光。三是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逐步实现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电子监察。2016年,开远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在规定时限内回复群众咨询投诉件16件,发布通告、工作动态397条。充分利用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对全市359项审批事项的名称、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等内容进行全面公示。
(五)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重点就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公开,2016年,结合“商事制度”改革以及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在网站、QQ群、微信平台公开《云南省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实施办法》,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申请流程、审批要求等进行广泛宣传,2016年初审通过了106户,其中会审通过二批,共58户,已发放补助57户。
(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2016年,开远概算投资低于100万以下的市政工程项目共12件,均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公开招标,所有项目信息均在红河州财政局网站的政府采购信息栏中公告。投标单位提交资料审查合格后,组织投标单位进行竞争性谈判,临时抽取谈判小组人员经谈判小组评审,确定成交候选单位,并在红河州财政局网站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中进行3天公示后,发放中标单位成交通知书。
(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开远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信息发布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做到部门协同、层层把关,每条信息须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后方能发布,且发布及时,渠道宽畅。目前,开远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通过中国土地市场网、云南省政府采购网、红河州建设工程交易信息网、开远市人民政府网等网站、平台公开发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556条,涉及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拍卖、竞价公告等信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全流程公开。
(八)推进民生改善信息公开。各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就业创业、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等与群众关切及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同时,大力推进生产安全事故查处信息公开,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积极主动向社会公开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信息,通报事故原因,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和事故处理结果。
(九)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公开。制定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利益相关组织(人员)列席重要会议旁听制度、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特别是市政府部署的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细化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实事求是通过工作动态及时公布进展和完成情况。2016年,全市举行重大决策听证会13次。
(十)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2016年6月底前,开远市按程序对年初预算草案和全市“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各单位的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在政府网站统一进行公示。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共70家,其中公开68家,部门预算公开金额91957万元,“三公”经费公开金额2594万元。2016年8月,共有67个部门按照要求公开开远市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具体包含2015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等内容。
三、主动公开情况
(一)政府及部门网站。2016年,开远市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各部门网站发布政府信息2800余条,涉及时政、社会、农业、工商经济、民生等方面。
(二)新闻发布会。2016年,开远市举行新闻发布会2次,分别是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建议新闻发布会、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新闻发布会。
(三)政策解读。2016年,开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政策解读20个,涉及安全生产、双创扶持、全民参保、经济稳增长、教育、环保、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重要政策。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解读政策,组织市工业商务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扶贫办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先后做客《开远热线》直播,分别解读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工业示范园、各部门主要工作职能、商事制度改革等具体内容,并对老百姓关心的“营改增”、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问题进行解答。
(四)政务微博微信。在充分利用好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公开政府信息的同时,开通“美丽开远”官方微博、“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开远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已形成“全媒体”态势。截至目前,“美丽开远”官方微博有15万粉丝,“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订阅户近1.1万人,公开政府信息720篇。开远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群4772人,公开新闻资讯1887篇,成为开远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
(五)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目前,开远市开通专线的单位共45家,政务服务专线延伸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群众咨询、了解、反映问题渠道进一步畅通。2016年,全市共转接“96128”电话551次,转接成功337次,转接成功率97%,满意率98%。规范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将24家具有行政审批权限单位的177项审批事项和70项管理服务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集中审批办理,将进驻中心的所有审批和服务事项按照项目名称、法定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承诺时限等10项内容通过电子显示屏、办理指南汇编及单项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公开,方便群众查询。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6年,开远市在部署推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办理程序,建立健全受理、登记、办理、审核、答复以及归档等环节工作制度,围绕群众的关切点落实依申请公开工作。2016,开远市尚未收到任何形式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各行政部门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13次、法制审查 77件。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6年,开远未接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情况,无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无上级政府信息公开机构转分、督办的投诉案件。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6年,开远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存在公开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公开载体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依申请公开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机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2017年,开远市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条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及时公开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情况,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强化公开力度。继续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做好主动公开、政策解读、载体平台建设和舆情处置等各项工作,继续抓好行政权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公开,持续推动牵头部门落实责任,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全面公开。
(二)加强公开载体建设。建立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加强网上网下融合,把政府网站打造成信息发布、解读回应的第一平台。着力加强新媒体建设,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发布政务信息,实行互动交流,回应社会关切。
(三)建立培训工作常态化机制。计划于2017年年初邀请省州相关部门到开远,集中各部门组织开展1次政务公开专题培训,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任务,普及信息公开理念和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和信息公开工作水平,推动各部门(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提升依申请公开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办理程序,改进办理方式,畅通和拓展受理渠道,方便公众申请,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能力。加强与申请人沟通,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完善部门会商机制,及时答复好各类申请。深入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调研,认真梳理问题,总结普遍有效的工作经验。
(五)加快推进政策解读工作,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了解各级政策。再认真梳理、学习、领会各级关于政策解读的文件精神,加大对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或政策性文件的关注、追踪,督促部门及时做好解读。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公开的重大政策解读材料及时转载、链接、摘录。
(六)健全舆情收集机制,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积极主动策划,做好重大、突发、热点问题的信息通报工作,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站支持IPV6滇ICP备2022007294号滇公网安备53250202000205号网站标识码:53250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