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乡愁 | 我与解化广播电视台的不解情缘

文章来源: 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3/05/10  浏览次数:1

  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记忆。记忆就像一个相伴多年的老友,带给我的是一段美丽的旅程,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由于工作需要,我被抽调到开远工业博物馆建设指挥部参与筹建工作。在翻阅解化的建厂史资料中发现,曾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宣传作用的解化广播电视台记载不多。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在我这个曾经于1990年至1996年在解化广播电视台当过六年编辑、记者的电视工作者脑海中不断翻滚,虽然从事这项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我却深深感受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与快乐,付出与收获。 

  1958年8月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预备学校集体转业和昆明军区部分转业官兵筹资建设的驻昆解放军化肥厂破土动工。以老红军、老厂长张兴华为首的创业人员不仅带来了部队过硬的政治素质、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和干事创业的态度,也把部队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带到了解化,并在解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解化是开远地区较早开办自办广播、电视的企业之一。是先有广播,后有线路维修,再有电视台,最后整合发展的过程。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产物,解化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从最初由厂工会负责到转为党委宣传部管理,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鼎盛、衰退、萎缩阶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解化自办的广播、电视也几易其名,从最初的昆明军区第三步兵预备学校俱乐部广播站、解化有线广播站、解化广播电视台、解化广播电视中心到云南解化集团公司广播电视中心,虽然名字发生了变化,但宣传解化、为军争光、为民造福的宗旨不变。六十多年来,解化广播电视台用声音和视频记录了解化人的拼搏与奉献,用镜头见证了解化的发展历程。 

  1958年11月初解化建立工会委员会,设工会主席、副主席各1人,广播员、电影放映员和图书保管员各1人。原第三步兵预备学校俱乐部广播站转为解化有线广播站,隶属厂工会负责。每天清晨7点,伴随着嘹亮的军号声,从十三军部队医院转业的第一任广播员卢寿绵(后改名卢虹)就开始一天的忙碌。广播站不定时滚动播放解化工程建设的进度、好人好事、工作通知等,中间穿插播放音乐,为解化的建设加油鼓劲。后期广播站线路规模扩大,覆盖了一福利区和二福利区两个生活区。六十多年来,虽然广播员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有线广播站的播音却没有停止,播放时间也固定为每天清晨7点到8点、下午6点到7点这两个时段,休息天除外。为了丰富节目内容,广播员们自己从各种报刊、杂志、书本、录音带甚至从职工家属口口相传中积累资料,先后开办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音乐欣赏时段、戏曲欣赏、解化新闻、科学与生活、健康知识讲座、法制节目、文学欣赏、小说连播等节目。每年大检修期间,广播更是直接拉到车间检修工地为职工加油鼓劲,并从各车间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到广播站编写工地快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大检修宣传任务。特别让人难忘的是每天清晨7点准时响起的军号声,陪伴了一代代解化人的生活与成长。职工家属每天不用调闹钟,等待广播里嘹亮的军号声吹响,各家各户就起来洗漱、准备早餐,然后听着悦耳的广播声去上班上学,开始一天的忙碌。这一陪伴就是五十多年,直到2004年有线广播永久停播,很多干部职工家属很长一段时间还难以适应没有军号声催起床的日子,大家都感慨万千,说到现在只要听到军号声就会莫名生出一种亲切的情愫。 

  解化的有线广播开播后,线路维修也紧随组建。随着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八十年代初,解化职工收看电视是用铜线等材料自制室外接收天线,再用铁丝或小竹竿绑在房顶上,整个福利区职工居住楼不论楼房还是平房天线林立,大大小小高低混杂,参差不一,蔚为壮观(每户天线可接收两套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但不能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加之避雷和屋顶漏水等问题,工厂职工甚至出现为了调试天线而坠楼摔伤的不幸事件。为了改善电视的收视效果,消灭楼顶天线,解化便开始寻找新的电视接收方式。 

  1983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批准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工企业——北京燕山石化1万多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台。同时以1985年沙市有线电视网络开通为标志,中国的有线电视发展跨出了共用天线阶段,步入了有线电视的网络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以燕山石化为代表的中国有线电视早期发展的开拓者们,在当时没有技术理论指导的背景下,在中国有线电视早期的蛮荒之地,开拓出了“企业有线电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发展模式。受这一模式影响,全国各地不同的大小企业纷纷效仿,拿出资金组建企业有线电视。 

  1986年初,解化决定建立自己的闭路电视系统。负责电视线路维修工作的马明昌和李文藻两位师傅经过多方对比考察,按招投标程序购置了电子工业部十所下设的成都宏声电子元器件厂设计生产的6mirc-200p型卫星地面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锅盖)一套。设计图纸出来后,厂里专门从各车间抽调了几十名精兵强将,负责一福利区和二福利区住户的安装调试工作,成都宏声电子元器件厂也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到厂进行技术指导。从1986年6月份开始,安装调试队伍首先挨家挨户深入职工家中做思想工作,向职工宣传厂里统一安装卫星地面站的优势和好处,鼓励职工自行拆除住宅顶上横七竖八的自制天线,如果不配合的厂里将强制拆除。绝大部分职工都积极配合厂里的这项工作,只有极个别职工思想转不过弯,拖着不拆。随后安装调试队伍集中力量对福利区所有自制天线进行了统一清理,然后转入铺设卫星地面站线路阶段。除雨天外,大家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仅用2个月时间就安装、调试2300用户(据说也是当时云南省安装规模较大的闭路电视系统之一)。1986年8月5日,投资13万元的解化闭路电视系统正式试播并收到良好效果。厂里同时购置A2型摄像机一套,录像机2台,彩色电视机及录像带、配音机等,共投资26.9万元。解化闭路电视系统建成后,电视画质清晰度更高了,职工除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外,每晚还播放1—2部影视录像片。闭路电视系统的建成不仅消灭了福利区楼顶天线私拉乱建的现象,让职工住宅楼规范整洁,而且有效解决了职工收看电视节目的问题,对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了完整的闭路电视系统后,1987年初,解化开始摸索制作解化新闻,通过新闻,为企业生产加油鼓劲。厂工会兼职摄像师马吉安、摄影师段一龙及欧阳忠贤尝试自己拍摄、剪辑、制作《解化新闻》,利用A2型摄像机到厂里拍摄新闻素材后,撰写好新闻稿交给第一任播音员王正萍播报稿件。在简陋的录音棚里,伴着类似照相馆的镁光灯下,拍摄完成了第一期《解化新闻》的节目录制。经过剪辑后于当晚通过闭路电视向全厂职工家属播放,得到了干部职工家属的一致好评。从此,每周三就成了《解化新闻》播出的日子。 

  1989年,隶属厂工会分管的广播室、电视室和检修组合并组建解化广播电视台(后期改名解化广播电视中心),划归党委宣传部管理,除厂工会部分人员调整到党委宣传部外,还从车间里选拔了几位文字功底强、年轻力壮的同志充实到广播电视台。并在二福利区分配了一栋建厂初期建盖的小洋房(也叫厂长房)给广播电视台作为办公用地。里面除设有台长室、编辑室、广播室、检修室、资料室外,还按专业标准设计装修了录音棚和剪辑室。室外则是一块建有假山的绿化地,工作环境十分优雅僻静。刚组建的广播电视台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工作分工除播音员固定外(后期广播员也要求播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采写、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等程序要求大家都要学,以便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每个人都能顶上。比如电视编辑还要做记者兼顾采访、摄像;电视播音员不仅要兼顾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还要学会开广播;广播员也要学着播报电视新闻、学习后期制作......大家都是边学边干,向书本学,向全国、全省化工企业电视台学,向红河电视台、开远电视台学,向开远滇南发电厂、红河磷肥厂等兄弟企业电视台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1990年4月,我从科研所调到解化广播电视台担任电视编辑。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担任总编的陈愚老师热心地教我撰写、编辑新闻稿件;担任摄像师的段一龙老师手把手地教我摄像机的拍摄使用方法;担任播音员的王正萍大姐耐心地教我《解化新闻》的剪辑制作;担任广播员的梁洁、李云秀大姐则教我如何播放有线广播,她们也会传授我播音发声技巧,指导我的普通话练习;负责检修的马明昌、李文藻师傅也会经常给我普及闭路电视线路的维修保养方法。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大家工作一起干,有事一起上,困难一起解决。每天早上上班后,大家就分工合作,记者和摄像师提上摄像机,拿上采访话筒,深入车间抓拍新闻,播音员则开始化妆,等待编辑的稿子定稿后,分图片新闻和口播新闻进行录音录像和配音,后期剪辑制作后再打上字幕,每天的《解化新闻》宣告制作完成,然后把录像带送给检修组的值班师傅于晚上7;30份准时通过闭路电视播出。由于大家的敬业奉献,《解化新闻》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拍摄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从每周制作一期、周三播出(周四重播)增加到每周制作三次,分别于一、三、五播出,最鼎盛时期一周制作五次、每天都播,做到了天天都有新闻看。每组新闻的播放时间也从最初的十多分钟增加到二、三十分钟。在新闻中还开设了“一线风采”、“先锋颂”、“他山之石”、“职工访谈”、“群言堂”等栏目,更好地展现解化风采。我们还曾在每周四新闻播出后开设过免费点播台,全厂职工家属可以提前打电话也可以现场打电话,为自己的亲朋好友点播歌曲,送上一份温馨祝福。每天新闻播完后则固定播放1—2部国内外影视录像带。此外,解化一年一度的大检修也是广播电视必须跟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到检修期间,电视新闻节目每天都要更新播放检修战况,我们每天一早就赶往检修现场抢抓拍摄新闻,然后回到台里编辑制作,确保职工家属当天能看到新闻节目,极大地激发干部职工投身检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化广播电视台的台标也是经过多次设计修改完善,先后到开远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制作完成,越做越有解化特色。在那个年代,劳累了一天的职工下班吃过晚饭后的主要事情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兴高采烈地收看《解化新闻》,看到新闻里播出的厂里重大事件、重要技改项目或是好人好事,第二天厂里就会炸开锅,大家工作之余会聚在一起津津乐道地谈论谁谁谁上了电视,谁谁谁受到了表扬等等,大家都为能上《解化新闻》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也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 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厂如家的情感和敬业奉献的热情,工作干得更加起劲,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也提升了解化广播电视台在干部职工家属心中的形象。 

  为确保新闻来源渠道的多样化,我们在每个车间设立一个爱好文学写作的通讯员,对各车间每天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好人好事,及时和我们联系进行采访播报,每年还定期邀请省、州、市的资深电视工作者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车间年终党建工作考核中,健全的通讯员管理制度为我们丰富和提高新闻制作水平广开了门路,提供了有效渠道。 

  针对电视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我也于1992年10月被厂里选送到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参加全国电视节目制作进修班学习了一个月。在那里,我有幸聆听了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罗京及北京广播学院张颂、王纪言、李兴国、徐舫州、孟群等知名教授的精彩授课。从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回来后,又接着到云南电视台新闻部和专题部跟班学习了三个月。不仅学习了新闻节目和电视专题片的编辑制作,也学到了云南电视台第一代播音员夏兵、知名主持人王娟及各位编辑、记者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回来后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除编好《解化新闻》节目外,还积极向省、州、市电台、电视台投稿。1998年我撰写的通讯《老企业放异彩》获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优秀稿件二等奖。和同事合写的通讯《百日鏖战》获开远市“好新闻”奖。还分别被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化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至1999年连续七年被开远电视台评为“优秀通讯员”。 

  随着《解化新闻》节目越越来越受到广大职工家属的喜爱,厂里也积极给我们增加人手,最高峰时解化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达到13人,而且女同志占三分之二,这些女同志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比起男同志毫不逊色,被开远电视台和兄弟企业电视台亲切地称为“三八台”。厂里还拿出经费给我们购置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非线性编辑机,融采编播及后期制作于一体。我们也结合厂里的需要,尝试自己制作电视专题片,首先是写出电视专题片脚本,然后分镜头,再去拍摄电视画面,最后剪辑、配音完成后期制作。记得解化电视史上制作时间最短的一部电视专题片是《前进中的解化》,电视脚本出来后,那是我们全体人员三天三夜不睡觉、在剪辑室吃盒饭、通宵达旦熬夜加班完成的心血之作。在解化广播电视台的岁月里,我们先后制作了《中兴之路》三部曲、《发展复肥、富民兴化》、《前进中的解化职工医院》、《汗水浇出万花香——复肥开发纪实》、《雷锋,你与我们同行》、《渔水情》等二十多部电视专题片。同时,我们还对厂里每年召开的职代会、厂庆文艺汇演等各项大型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多次派人派设备支援开远电视台进行全市合唱比赛等重要活动的现场直播。开远电视台开通企业新闻联播后,解化也是定期报送新闻积极参与联播活动。 

  还有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是老红军、第一任厂长张兴华视察解化广播电视台的情形,这也是老厂长最后一次解化之行。1991年2月春节刚过,收假上班的人们都还沉浸在传统佳节幸福团圆的喜悦心情中。2月24日晚下班回到家,听时任解化厂副厂长的父亲说,解化厂第一任老厂长、老红军张兴华挂念解化的发展建设,于今天再次回厂视察了解工作。我心想,等第二天到厂区采访新闻时找机会看看这位长征时期曾是中央警卫团下属的一位连长的传奇人物的老领导到底长什么样。第二天一早我提前来到解化广播电视台,和同事一起做每天工作前的第一件事——打扫办公室卫生,然后各自忙碌开来。早上8:40分左右,当我收拾采访工具准备和摄像师段一龙下厂区拍新闻时,就听见同事柴聪声音急促地在门外嚷嚷:“老厂长张兴华来了!”同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向门外,我赶紧随着人流一起跑到电视台大门口。只见大路上缓缓走来一行五人,走在前面的厂老干部科的一位同志(名字记不清了)用手扶着一位个子不高、身材也不胖、身穿深蓝色中山装、头戴深蓝色解放帽、年约七十多岁的老人的胳膊向我们走来,旁边还走着一位四十多岁左右、穿深灰色西装的中年人和一男一女两位小孩。我想,这位神情和蔼、精神矍铄的老人一定是解化人敬重的老厂长了。但他与我的想象有较大出入,我原以为这位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董存瑞、郭俊卿等战斗英雄所在师的师长,1958年又率陆军第三步兵预备学校全体官兵集体转业筹建解化厂的戎马半生的老厂长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说话声如洪钟的江西汉子。今天看见他,才发现老厂长其实是一位温文儒雅、平易近人、双眉如剑、两眼闪烁着睿智光芒的长者。就在我发愣的一刹那,大家都迎上去和老厂长握手,并把老厂长迎进了电视台。 

  在电视台,老厂长逐一视察了编辑室、演播室、广播室、档案室、机房及闭路电视维修室,观看了几组我们制作的《解化新闻》,并察看了电视台的外围环境。老厂长边看边和大家交谈,没有一点架子,对大家总是和颜悦色、谈笑风生,言语间透着关怀备至。老厂长说:“你们的节目办得很好,很有质量。我相信,有了这种先进的传播手段,可以更好地记录解化的历史,更好地宣传解化的发展,你们作为承担这项任务的传播者,一定要应用好手中的工具,让广播电视成为解化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听着老厂长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大家同时伸出手鼓起掌来,我们的心都热血沸腾了。因为我们也是解化新一代的建设者,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交过来的接力棒,继续发扬好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自己的岗位上再立新功。 

  1996年4月,我被调回党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兼《解化报》社编辑。虽然从事的都是宣传工作,但工作的重心还是有很大改变,直到2000年调离解化厂。不论从事电视编辑还是报纸编辑,回想曾经相伴的编辑岁月,曾因一条重要新闻无从下手、不能按时完成而困惑;曾因镜头衔接、场景转换、不断地挑镜头而彷徨;曾因新闻信息量大、时间紧迫、手忙脚乱而无奈。也许,人们熟知一条精彩的新闻,记得一组经典的画面,愉快地感受过一整套电视节目和一份精美报纸的完美,但不一定知道,从电视屏幕或报纸里传播出来的新闻,是全体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让我们辛苦着,忙碌着,但也快乐着。 

  2003年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维修进行改革,解化广播电视维修组被合并到开远广电网络公司进行归口管理。2009年,解化数字电视自办节目试播,拆除了卫星地面站接收装置,安装上了数字机顶盒,收看到更加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结束了靠卫星大锅盖收看电视的历史,职工家属乐享新的文化大餐。从2013年以后,企业办社会也逐步开始剥离,解化先后进行了几次机构改革,人员进行大裁减,解化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逐步萎缩,最后被减到只剩2人。至今电视新闻节目虽然仍在制作播出,但又恢复到每周只播一次,且播出方式已向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更有效地拓宽了企业宣传的受众面。 

  纵操劳辛苦,但始终坚持,虽挥洒汗水,但从未抱怨。辛苦、值得、快乐,是一代代解化广播电视工作者共同的感触。除文中提到从事过广播电视工作的名字外,沈淑芬、唐宗惠、王丽华、吴庆萍、田坤丽、张丽萍、邹志云、朱家昆、陈庆国、柴聪、杨培仙、万雪松、周斌(后改名周楚栋)、李开云、舒晓东、张少泽、马俊、张燕、赵丽娅、林丽婕、陈雪飞、岳锐及如今正在坚守岗位的蓝梓航、李禹恒、叶露等都为解化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尽过一份力。解化广播电视工作成就了我们的梦想,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相信每一次精彩背后的付出都从不曾遗忘,不论是幕前幕后的我们,都是不同时代解化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辉煌发展最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