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甜藠头创始于公元1914年,王宝福经营着“源永利”商号,在成功酿制精品“七酒八醋”的同时,与妻子孙如兰密切配合,腌制出咸菜新产品甜藠头。
一次,王宝福到东山寻购酒药,途经阿洒黑一带,口渴难耐,就拔山地里的生蕌头解渴,嚼着嚼着,他发现这里的蕌头颗大无渣、皮脆肉糯,味回甜而少辛辣。
“噫!用这里的藠头腌咸菜,不是很好吗?”王宝福如获至宝,将购药的事全忘了,家也不回,提起脚就向山区走去。经遍访山区藠头产地,一一品尝,选择比较之后,他回到家里,兴冲冲地告诉妻子:“阿兰,阿洒黑藠头与各地的藠头就是不同,以后我们就看准阿洒黑了!”
孙如兰品尝了他带来的样品,也深有同感。于是,夫妇二人在阿洒黑藠头中加入竹园红糖、西山牛角辣及磨黑盐作原料,在用料比例、工艺技术上经反复切磋琢磨、反复试验,终于制成酸甜可口、脆糯相宜、橙黄悦目的佐餐佳品“甜蕌头",“源永利”商号的生意更加兴隆了。 
王宝福坚持以质取胜,在商号经营的数十年间,他精益求精,从原料、辅料、加工工艺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甜藠头的口感风味,使他的甜藠头始终做到在同类产品中品质第一,经久不衰。夫妇俩精心腌制的甜藠头凭着滇越铁路枢纽等有利条件,畅销各地,被信差、游客等带到了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源永利”甜藠头酸甜可口、脆糯爽嫩、橙黄悦目,赢得“久食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藠头”的赞誉。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王宝福的“源永利”商号于1951年停止营业,可喜的是甜藠头的配方、工艺流传下来。这酸甜的滋味伴随着一代代开远人见证着开远发展的历史、见证着开远今天的幸福生活。
1956年,“开远甜藠头”等产品在“公私合营”中纳入“开远酱菜园”(“开远酱菜厂”前身)生产经营,王宝福的“开远甜藠头”配方和制作工艺得以继承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远甜藠头”注册商标为“泸江”牌,“泸江”甜藠头远销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广西、贵州等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1980年至1985年间,“泸江”牌甜藠头曾三次荣获云南省“优良产品”称号;1990年荣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1997年荣获“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
对于开远人来说,甜藠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少不了的记忆。无论身处何地,有何种心境,只要能吃上几枚酸甜可口的甜藠头,满足的是味蕾,安稳的却是心。 (来源:行走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