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巡护宣传,保护有深度。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更新宣传方式,以达到提升市民对于我市珍稀野生动植物认识的目的。将市内分布的74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图片印成海报,张贴于花鸟市场、各乡镇集市等人流密集处,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加深市民对分布于我市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认识。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纸质资料2400余份、保护野生动物手提袋450个、围裙450条。同时,定期前往三角海湿地、灵芝湖等自然保护地开展巡护与野外调查,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内人为活动,全面提升保护地管理能力,2023年以来已开展野外调查3次。

着力抓专项救助,保护有精度。持续深入推进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定期开展巡护与病虫害消杀,为必要的树木安装护栏与警示牌,禁止人为攀爬损坏。截至2023年4月底,共完成对我市21个科,29属36个种计141株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登记和挂牌保护工作。其中,二级古树2株 ,三级古树139株,同时,坚持一树一档原则,为挂牌的古树名木建档,为后续保护查阅提供信息保障。2023年来累计开展病虫害消杀3次,安装护栏800米,有效保障了古树名木远离人为损坏。

着力抓补偿理赔,保护有温度。深入村镇基层广泛宣传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理赔知识,切实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的问题,及时督促保险公司做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理赔工作,形成案件申报、现地核实、赔付审核、赔款拨付规范有序的理赔流程,有效化解野生动物致害与农民群众损失补偿的矛盾,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2022年全年发生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案件26起,理赔26起,理赔金额33998元,已全部赔偿到户。2023年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理赔工作已进入招标阶段,将继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坚实后盾。

着力抓造林护绿,保护有广度。以全方位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途径,紧抓入境苗木检疫,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的目的。综合采取封山育林,种植云南松、红椿等生态树种,加大石漠化与草原修复等方式,为各种生物提供可靠的生存栖息地,2023年将在去年造林2.85万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我市国土绿化工作,力争完成6万亩的计划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市森林覆盖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