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住建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市党委政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城乡污水垃圾治理行动,不断提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效能,为我市厚植生态底色、打造“绿美”家园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十年奋斗行稳致远。
十年来,开远市污水管网建设快马加鞭,累计建成污水管网122.95公里。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及收运设施工程、南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泸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率、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始终保持为100%,污水处理率由87%提升至99.2%,出水水质由原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补齐乡镇“两污”设施短板,5个乡镇镇区建设完成5座垃圾中转站、5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南洞河湿地
百年大计久久为功。
强化统筹调度,实施专项整治。制定出台《开远市污水垃圾治理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围绕提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新建改造排水管网、推进费价合理征收等重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协调配合,着力构建上下一体、同频共振的工作责任链条,确保强基础、补短板工作落实落细、见实见效。
推进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发展。市住建局把握好生态保护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进污水、垃圾治理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不断深入梳理排查、剖析原因症结、打通难点堵点,为持续提升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改造升级排水管网,畅通城市“毛细血管”。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先后完成人民北路、青年路、北正街、市西路、环雅小区、园丁小区等雨污管网提升改造33.92公里。同时,通过积极申请老旧小区、棚户区及西城片区雨污分流改造资金,加快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实现雨水入河、污水进厂,从而使开远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排水网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22年积极启动开远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已改造完成城区历史易涝点6个,新建管网14公里,对西部防洪沟、西沟、东沟清淤9600米,泸江河(智源桥至禄丰桥段)河道清淤3万立方米。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防汛能力。市污水处理部门成立排水管网维护科,联合相关单位对城市建成区地下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摸底,共排查出管网缺陷问题44余处、错接混接点25处,管道堵塞、错接、漏接、破损等问题70余处。目前,已整改管网错接混接点8处,其他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组织排水管网排查和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率,助力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沙坝村管道施工
改造新建污水处理厂,保障城乡“清水活水”。2020年实施开远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2021年实施开远市大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工程,计划在羊街乡新建处理规模3000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及配套管网设施,执行国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一级A标,预计今年12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建成后将实现大庄河流域内全面截污治污,进一步改善大庄河流域水环境,提升生态福祉。

开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垃圾处理无害化,提升城市“生态能级”。2022年3月,开远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与中节能(红河)环保有限公司签订生活垃圾处理服务协议,将开远市生活垃圾清运至个旧市鸡街镇中节能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清洁发电。加快推进开远市第二垃圾处理厂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开远市生活垃圾应急处理设施使用。各乡镇建立“源头减量、就近就地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管理长效机制,对交通便利、距离城市较近的乡镇、自然村的生活垃圾处置,采取“村收镇转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城市终端处置设施共建共享;对交通不便、距离城市较远的乡镇和村庄,建设区域性终端处置设施,实现乡镇、自然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开远市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均建设完成垃圾中转站建设1座,配发垃圾车21辆、垃圾箱体188个、垃圾桶900个、果皮箱119个,进一步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大庄乡垃圾中转站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结合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补齐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处置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开远发展最动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