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智慧城市“微更新”
筑牢数字经济“慧基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住建局深刻领会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意义,深刻围绕省、州、市关于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大数据时代重大决策部署,深钻细研有关智慧城市等数字城市创新举措,积极推动智慧城管、智慧公厕、智慧亮化、智慧水务、智慧工地、智慧停车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融合,助力以数字经济引领开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城市管理数字化,问题处置更高效。近年来,开远市城市管理结合本市特点,突出“需求导向”,围绕解决问题去拓展,通过开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运用与日常巡查联动,年均发现问题并转办共600余件,接处热线电话800余件,办结率达100%。一是搭建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依托开远市公安城市监控系统工程,成立了资源共享的开远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搭建了开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接入公安高清监控探头970余个,设置有150平方米的监控指挥大厅,配套大屏显示系统、无线指挥系统、电话追呼系统、智慧城管手机APP系统、电脑等设备。对开远市建城区东至东联村,南至白土墙,西至白龙坡,北至雨洒范围内的城市市容环境、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综合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控,基本形成了“全城区覆盖、全时段监控、全方位监督”独具特色的开远数字化城市管理框架。二是建立及时有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链条。将城市建成区划分成2个片区13个网格,实行1个片区1名城管执法负责人,1个网格1组执法小队,整合环保、公安、自然资源、市场监管、交通、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力量,建立了发现问题、受理、派遣、处置(跟踪督促)、反馈、核查闭环处置机制,对监控和巡查发现的问题和信息通过无线指挥系统,及时调派网格内执法人员或向相关职能部门通报进行快速处理,基本形成了各部门联动、管理层次分明、工作任务清晰、闭环处理的城市管理体系,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了最及时、最有效的处置。
城市公厕信息化,居民使用更舒心。以“厕所革命”为抓手,在对标各项工作要求的同时,持续完善公厕设施,现城区97座免费公厕全部达到“三无四有”标准,即:无粪便、无臭味、地面无水渍,有手纸、有洗手液、有香薰、有绿植,完成27座星际智慧公厕提升建设。一是加强智慧公厕监测系统建设。通过空气监测、厕位使用感应、智能人流统计系统建设,完善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利用气体传感器采集厕所内各气体含量参数,方便市民了解公厕整体环境,也可以让管理方随时监控公厕保洁情况;利用红外探测,对厕位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简单直观地将厕位占用情况反映于市民。二是改造城市公厕设施建设。充分依据各区域位置、人流等设置公厕,以保证市民需求,同时公厕外观、色彩及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外观景点化;以人为本,除了放置公厕必备用品外,设有无障碍通道,新增第三卫生间和儿童坐便器、儿童洗手盆等便民设施;在各人员聚集场所、景点公园设置醒目提醒的同时,还将免费公厕情况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可实时在线查询我市公厕分布情况,既方便本地市民,也能更好服务外地游客。
灯光供水智能化,居民生活更安心。我市路灯、景观灯数字化建设最早于2010年初完成,设有控制中心1个,终端点120余处。一是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为契机,逐步逐条改造道路路灯,加强对路灯控制箱的远程调控和信息收集,累计实现43个终端点建设。利用物联网卡对道路路灯景观灯实施远程调控,实现“灯盏级”照明控制,达到“控制到灯、监测到灯、节能到灯”的目标。二是计划2021年实施控制中心升级改造,并建设路灯智能数字化终端点100个,达到对照明设施实施集中控制,实现全城照明设施的统一开关灯、故障监测处理以及节能管理的目标,全面提高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改善城市照明整体形象,方便市民日常生活。三是以便民利民为目标,推行使用微信公众号,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缴费,同时将会及时发布各停水信息及用水政策,方便市民了解供水用水动态。四是加强城市地下市政供水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地下管线在线监测工作,届时,将整合公司现有的生产自动化系统、水费营收系统、办公自动化。形成供水系统数据采集、监测、分析、预警的智慧水务系统。目前项目已经立项,进入可研阶段,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
城市停车智慧化,居民出行更省心。一是于2019年10月起,至12月完成河滨路、祥云路、建设路等3000个路边停车泊位的建设,完成河滨路、建设路、凤凰山景区等18个智慧无人值守停车场的建设工作。自2020年1月1日起,3000个智慧停车泊位停车系统正式上线运营、18个无人值守停车场系统也陆续投入运营。同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包括河滨路、祥云路、建设路等13条路段的20块三级诱导屏。二是计划自2021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祥云南路、智源西路、云龙路等路段路边停车配套设备的建设共计2500套;完成东联村高速路口、雨洒高速公路口、白土墙路口等相关位置建设一级、二级、三级诱导屏;陆续建设完成智慧无人值守停车场、ETC支付系统、数字化指挥中心平台、高位视频监控系统等。三是以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将整理规范的小区空间重新加以利用,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的停车场,并逐步引入电动车充电桩,在规范停车的同时还能盘活资源,激活老旧小区“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