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龙潭镇以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为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深层次、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不断刷新乡村“颜值”,为乡村振兴夯实生态底色。
一、以“约”束人打好环境整治“合力牌”
定村规促行为规范,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镇41个村民小组村规民约,通过定规矩、立良俗、除陋习、树新风,以“约”束人,转变群众不想干、不会干等消极思想,大力激发群众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落实。抓宣传促思想转变,充分利用“掌上小龙潭”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镇村组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传递环境卫生“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提升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今年以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宣传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播放、推送相关宣传信息10余条。
二、“一周一村”打好环境整治“长效牌”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小龙潭镇立足实际,建立“一周一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每周由包村战斗队联合村“两委”班子主动下沉1个村组,带领群众集中清理公共场所、背街巷道、河道沟渠及卫生死角,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镇村干部领着干、广大群众跟着干”的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环境整治格局,有效引导群众由“站着看”向“跟着干”的意识转变。今年以来,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50余次,清理垃圾地段250处,清理垃圾500余车,清理河塘、沟渠65处。

三、同向发力打好环境整治“攻坚牌”
不断探索完善综合治理体系,针对性解决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垃圾治理能力,积极探索“财政补贴+农户筹资+企业付费”的垃圾清运合理分担机制,实行垃圾清运处理市场化运作,集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年处理生活垃圾3600吨以上,垃圾处理率达100%。加大“一水两污”整治力度,投入291.72万元建设污水收集管网设施及处理终端3个。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膜监管,全年烟地膜回收率达100%。同时,充分发挥人居环境“红黑榜”文明养成正反双向警示教育的激励作用,今年以来,共评选公示人居环境“红黑榜”6期,村内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村民文明意识逐渐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