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果,高质量建设“绿美村庄”,开远市小龙潭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在乡村底色、特色、亮色、成色上下功夫,党建引领,干群同心,扮靓“面子”,做实“里子”,有力有序全面推动绿美乡村建设。

核心引领,宣传教育厚底色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抓实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聚焦绿美乡村建设重点,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实践,通过每月宣讲进农村、民生会、院坝会以及党员“三会一课”等方式,从理论释意、政策解读、行动引领等方面,对全镇党员群众开展有针对性、有侧重点、有时效性的宣传教育。此外,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开展主题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的底色。今年以来,围绕绿美乡村建设、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重点主题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次、开展分众化宣讲20余次、开展主题宣传3次、开展文明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出特色
摸清底子、定下调子,立足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模范先行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镇村组协同推进,共商共议共定,积极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共同维护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新邓耳、团田、蚂蚁白、摩朵等4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成果,突出一村一特色、一景一亮点,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并及时总结工作推进成效和借鉴他地优秀经验。今年以来,组织村组干部到石屏、弥勒等地学习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等经验5次。全镇获评省级美丽村庄2个、州级美丽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1个、县级美丽美丽乡村6个,目前正积极推进新邓耳村绿美乡村创建提升工程,推荐申报省级绿美乡村。

硬核支撑,产业发展添亮色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围绕“一村一品”做好“一村一策”,按照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蔬则蔬等做法,挖掘各村优势,以特色带动主推先试先行,有效助推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以来,重点围绕探索发展种苗培育产业、加快推进古法红糖生产、加快实施经济林果提质等方面,谋项目、争项目、推项目,同时用好用活“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方式,激活辐射带动潜力空间。紧扣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围绕畜禽养殖、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农药安全使用、林果种植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今年以来,组织培训7次,覆盖310余人次,促进农民科技增收。推广1个新品种旱稻种植30亩,计划推广玉米新品种实验不低于20个。

延伸拓展,文明乡风促成色
扮靓“面子”,做实“里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手绘文明新风文化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善文化、农耕文化、文明礼仪等内容“搬”上文化墙。同时发挥村史室文脉传承、寄存乡愁、见证发展的功能,忆乡愁、扬新风,重点打造以新邓耳村村史室为代表的特色村史室,目前全镇共有特色村史室4个、村史墙4面;依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传播文明、践行文明、引导群众;依托“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及文明新风示范村申报推荐,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依托人居环境和道德评比“红黑榜”,发挥文明养成正反双向警示教育的激励作用,今年以来共评选公示人居环境“红黑榜”6期、道德“红黑榜”2期,形成文化墙上“颂”文明、志愿行中“践”文明、评比会上“赛”文明、红黑榜中“激”文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