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入汛以来,小龙潭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突出“责、防、宣、守”,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突出“责”字 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及时调整充实镇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明确镇、各村(居)委会、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防汛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指挥。各成员部门及村(居)委会按工作职责负责防汛的相关工作,落实水库安全度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三个责任人”责任。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防汛工作情况进行督察,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到点、责任到人。
突出“防”字 防范应对灾情发生
一是全面加强隐患排查。镇防汛办在汛前、汛期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的水库(坝塘)、河道(沟渠)及有地质灾害隐患和易出现隐患的地区进行全方位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分别进行处理或制定应急度汛措施,确保监测到位、排查到位、责任到位、反馈到位,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应对。及时更新青龙街水库“三个责任人”公告牌,对两个放水闸阀进行维护,对溢洪道内的障碍物进行了全面清理,安排1名现场管理员对水库进行日常巡查管理,确保水库汛期运行安全。

二是提前完善防汛预案。镇防汛办及时制定了《小龙潭镇防汛应急预案》、《小龙潭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案》、《小龙潭镇青龙街水库汛期度汛计划》及《小龙潭镇青龙街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针对今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对辖区内各灾害点防汛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主要内容涉及相应级别及行动、组织分工、危险区域防控、转移人群、前线力量等方面的调整,进一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各方案、预案于汛前完成并向市防汛办报批备案。

三是及时组建抢险队伍。及时组建以30名民兵为主干力量的防汛抢险应急分队,建立人员明细档案,并对民兵应急分队人员、装备进行点验,开展防汛抢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汛抢险技能。

四是做好专用物资储备。设置专用防汛物资仓库,储备钢筋、钢管等防汛物资3吨,配置铁铲、十字镐、撬杆、大锤、锄头等防汛抢险工具100余件,在防汛过程中根据汛情的发展随时再增购防汛物资,确保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的需要。五是开展应急预警演练。在重点水库、有山洪灾害隐患的重点村组组织开展防汛抗洪应急演练和山洪灾害防御预警演练,切实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汛抢险安全意识及群众在遇到灾情时的自救和逃生能力,检验了全镇防汛预案和防汛措施的可行性,锻炼了防汛抢险队伍和民兵的应急力。

突出“宣”字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充分利用镇、村、组各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17个村组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向群众广泛宣传防御山洪灾害的具体措施,使群众掌握简单的避险防灾知识,遇到山洪灾害发生时能有序撤离避险;通过村组广播、QQ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宣传展牌、标语横幅等形式对防汛常识和防汛应急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利用赶集日、各类主题日等时间节点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确保群众能够安全度过汛期。
突出“守”字 提高灾情监测预警
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做好汛期突发事件的处置,防汛值班人员做好防汛值班记录、交接班工作,对汛期发生的汛情进行及时准确的传递,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确保信息畅通。要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和水库现场管理员在岗尽责,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切实做到重要天气、水雨情、汛情、险情及时全面传递到村、到户、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