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水地村小组隶属于开远市碑格乡碑格村委会,今年以来,沾水地村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方式及工作机制,通过争先锋、换意识、聚合力、创机制,走好党员示范、思想转型、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等“四条路”,不断展新颜、谱新篇。
争先锋,走党员示范路。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党组织“指挥棒”,党支部团结带领班子,充分发挥能动性,克服拆旧、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通过专项扶贫资金、挂联单位等各方帮助,修建进村道路2.6公里,修整村内道路1.5公里,绿化亮化提升整村100余亩。党员干部“主心骨”,村党支部以加强基层党建为重要抓手,统筹谋划,按照“党员+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产业,科学规划种植樱桃26户360亩,增加村民收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凸显。普通党员“亮身份”,以党员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来。党员带头对村庄内脏乱环境进行大清扫、大整理,同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参与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持续推进“门前三包”形成常态化,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换意识,走思想转型路。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明确了“树立一个信念、改变两个陋习、增强三个意识”的“123”工作思路。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村党支部以身边事例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党,并向先进典型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美丽村庄作出应有贡献。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破除丧事陋习,村党支部督促村民打扫家庭卫生,带领群众代表到附近卫生条件好的村组参观学习,将每周二定为“公共卫生清扫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节俭治丧、控制治丧时间、减少参与人员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增强观念更新、感恩思进、自力更生意识,党支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和农村文化教育培训力度,促困群众开阔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发奋图强,不断提高致富能力素质,提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聚合力,走村容村貌路。着力构建“支部—党员—群众”的治理体系,以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为抓手,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荒地”变菜园,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带动农户自主实施的原则,利用村民建房剩下的砖瓦、村里的竹子等,在路边修建小菜园5个,路边的杂物垃圾也被清扫一空,不仅破解了农村房前屋后杂物乱堆这一“老大难”问题,还能让村民们吃上健康、绿色的蔬菜,并极大提升了村庄颜值。“粪堆”变公园,激发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科学决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村干部、党员带头主动清理了“三堆”,并积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拆除改建了排污不畅的猪舍。进村口整理改建了小广场1个,将村中心的猪舍、粪堆、材堆拆除并全部复绿,建成小“公园”2个,亮了路灯,美了乡村,暖了人心。
创机制,走人居环境路。村党支部探索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完善村规民约和卫生管理等村民自治制度,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出发,集中民意、汇聚民智,通过村民协商讨论,认真抄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中,村民签字认可,让村规民约接地气、合民意、通俗好记、管用易行。建立移风易俗网格化管理机制,村党支部结合本村低保户、残疾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和重点关注群体,每名党员包保联系4-5户群众,打通“神经末梢”,做到村不漏格、格不漏户,全面负责包联户基础信息排查、政策宣传引导、环境卫生整治、生产生活帮带等。设立家庭卫生“红黑榜”制度,构建“村干部+网格员+挂包领导”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每两个月入户走访一次,根据各户卫生情况对卫生标兵户进行了表彰,对卫生脏乱户则进行教育,让农户有比较、学先进、知“羞耻”,极大地推动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