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龙潭镇龙潭村委会党总支以发展产业为支撑,着力发挥旗帜引领作用,抓党建促脱贫,让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持续发力,引领贫困群众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龙潭村委会位于我市小龙潭镇东北部,2012年以前,该村产业主要以玉米和烤烟为主,因全村无支柱产业,村民增收乏力,发展困难。2012年,我市大力推进“党员带富”工程,村党总支书记裴建珍找到了范玉芬等6名党员,注册成立了“珍辉养殖合作社”,希望带领村民发展能繁母猪养殖致富。
合作社养殖进入正轨后,党总支通过深入各家各户了解情况后,大家研究决定,以提供种猪并给予补助的方式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具体就是由最初发展能繁母猪的这6家,每家提供一定数量的种猪给农户。市场价1750元一头的种猪,贫困户只需要每头付750元,不足的1000元由合作社补助,就可领取1头种猪,每户贫困户可补助2头;一般群众合作社可提供1头,农户支付1000元,合作社补助750元。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养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洪树伟是该村委会目前养殖规模最大的农户,近几年年均出栏小猪都在1000头以上、肥猪在100头以上,目前存栏的母猪就有110头。在采访过程中,恰巧遇到他家正在出售肥猪,当天共出栏了100多头肥猪,进账近20万元。洪树伟说,今年预计出栏肥猪300多头、小猪1500多头,全年毛收入约110万元左右。“村党总支每年都要请技术员来指导我们,还组织我们外出学习,不仅增强了我们发家致富的能力,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洪树伟高兴地说道。
建档立卡贫困户唐保林也得益于合作社的扶持。2015年,唐保林从“珍辉合作社”领了1头母猪,2016年就出栏了30多头小猪,卖小猪收入近2万元。2018年养殖母猪4头,年出栏小猪60多头,年收入4万多元。2018年他家实现了脱贫出列,唐保林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目前,全村102户中就有63户发展生猪养殖,超过一半的农户养殖规模50头以上,全村存栏能繁母猪500头以上,每年出栏生猪超过5000头。仅养猪一项,村民的收入就达30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近3万元。2018年末,2户7人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实现全村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图为龙潭党总支书记裴建珍指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