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街乡人大主席团聚焦代表活动阵地建好、管好、用好“三好”目标,把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打造成选民反映民声民意的“说事地”、代表履职尽责的“加油站”,以“小阵地”作用发挥助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以建好为“出发点”,打造代表履职“主阵地”

羊街乡黑泥地社区代表联络室
羊街乡人大主席团始终把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建设作为人大工作的基础单元,作为全乡80余名市乡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群众和开展代表履职活动的重要平台。乡人大主席团和各村(社区)代表小组对照“10+1”建设标准,聚焦“由谁来建、如何建设、为谁而建、建成什么样”四个方面,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和乡党委、乡政府争取资金支持,高标准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2023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和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整合并投入15万元资金提质改造全乡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代表活动阵地进一步得到提质。截至目前,全乡1个代表工作站、4个村(社区)代表小组联络室完成信息化建设,为推动代表学习培训、代表议事、接待选民等代表工作有效开展“搭台筑巢”。
以管好为“着力点”,积蓄代表履职“动力源”
组织代表集中收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
羊街乡人大主席团坚持把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作为展示代表履职风采的“大舞台”,在“管”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探索实行“12246”管理模式(“1”即“一个使命”、“2”即“双联机制”、“2”即“双重责任”、“4”即“四级联动”、“6”即“六项制度”),促进代表活动阵地管理规范化。把管好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市乡人大代表依托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为选民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明确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日常运行实行组长、主任“双重负责制”,实现代表活动阵地管理“双保险”;依托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开展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双联”活动,形成“乡人大主席团+村(社区)代表小组+市乡人大代表+选民群众”的“四级联动”代表活动阵地管理工作格局;健全落实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学习培训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活动制度、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六项制度”,为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提供制度保障。“12246”管理模式不仅“管”出代表活动阵地实效,也让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活”起来,积蓄了代表履职“动力源”,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以用好为“落脚点”,搭稳代表履职“连心桥”
开展代表接访选民活动
羊街乡人大主席团不断丰富代表工作站(联络室)的实践内涵,拓宽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助力中心工作的实践路径,推动“双联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打通代表联系选民和群众“最后一米”,促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和代表高效履职“双向奔赴”。乡人大主席团和各村(社区)代表小组依托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作用发挥,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走访接访、民情恳谈、代表述职评议、意见建议收集办理等活动,在问与答中面对面、心贴心解决群众关注的硬化进村道路、拓宽产业路、安装路灯、建设灌溉管网、矛盾纠纷化解等“心头事”,以“真解决”的实际行动让选民和群众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促进人大工作可感可及、看得见摸得着。2023年以来,全乡依托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开展政策理论学习、普法宣传、业务培训、接访群众等活动90余场次、开展代表述职活动11场次,87名市乡两级人大代表累计接访选民530名,及时收集并办理意见建议312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