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动态

“包袱”变“财富”!来看开远灵泉街道如何变废为宝~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23 浏览次数:

玉米秋收后

秸秆都是怎么处理的?

如何变废为宝?

今天

一起走进

开远灵泉街道西山片区青储饲料加工厂

看一看秸秆新去处~

  崩打村委会西山片区青储饲料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着把玉米秸秆卸下放入分料机,伴随着破碎机的轰鸣声,玉米秸秆被打碎,再通过传送带送至粉碎机,粉碎完成后,送入裹包机进行压实打包,一包包50公斤重的青储饲料就加工完成了。据了解,每小时能产10吨青储饲料。

  “以前种了90多亩玉米,每亩可以卖500多块钱,现在连着玉米秆一起卖,每亩可以卖1000多块钱,收入提高了。”份玉村村民陶金龙笑着说。

  为促进当地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灵泉街道结合实际,通过“党组织+企业+村民”的经营管理模式,建起西山片区青储饲料加工厂,利用先进的青储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和其他草本植物等转化为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饲料。

  据介绍,青储饲料具有柔软多汁、气味芳香、含糖量高、适口性好等优势,尤其在枯草季节,能够增加牲畜采食量,保证牛、羊增重,是有效缩短出栏周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质饲料。

  崩打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勇说:“村民自己发展养殖业的,可将农作物秸秆等拉到加工厂进行加工,省时又省力;没有发展养殖业的,加工厂采取优先保价收购,解决了玉米秸秆利用问题,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提升了生态效益。”

  此外,灵泉街道还邀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采用“理论+实操”的授课方式,围绕青储玉米秆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提升、加工技术等内容对养殖大户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青饲原料种植—青储饲料加工—舍饲高效养殖”模式的认识,为西山片区现代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促进种养业循环发展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