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保贷’真是帮了我们合作社的大忙了。”说这话的是开远市大黑山农特产品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史永全。
2013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探索破解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市政府与建行开远支行合作推出“助保贷”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目前,12户小微企业已获得“助保贷”贷款3350万元。
“助保贷”解困
开远市大黑山农特产品种植专业合作成立于2009年5月,在碑格乡架吉村委会的架吉村、阿都克村、阿黑者村有1500多亩无环境污染的有机 头基地。2011年11月,基地种植的 头获得了有机 头证书。碑格乡种植的 头素以个大皮薄、晶莹剔透、甜脆无渣而深受外地客商的喜爱。
每年7、8月份,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史永全是最忙的时候,他要积极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联系,帮助农户把生产的 头销售出去。但是, 头销售得再好,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提升不了产品的附加值,更打不出碑格乡 头的品牌。深加工提升 头的产品附加值,做自己的品牌成为了一直萦绕在史永全心头的一个梦想。
深加工建厂、建厂房需要一大笔资金,这似乎成为了挡在合作社发展面前不可越逾的困难。
“向银行贷款。”有人向史永全建议。但合作社拿不出银行需要的贷款抵押物,贷款建议行不通。眼看着良好的商机和合作社发展的机遇就要因为资金问题而白白溜走,史永全只能干着急。
2013年,正在史永全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市里出台了一个帮助小微企业融资的“助保贷”政策,这个消息让他再次燃起了做大做强碑格 头品牌的激情。
“‘助保贷’政策真是太好了,帮助我向银行成功贷了150万元,解决了我们合作社发展的大困难,现在厂房建起来了,能够容纳2000吨腌渍池和地面硬化工程也完工了,就等着投入运行了。”成功融资的史永全高兴地说。
“助保贷”破解融资难题
“助保贷”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由政府部门和银行共同审查,将项目成长性好、信用评级高、担保不足的小微企业纳入“小微企业池”,由市财政先期投入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铺底资金,银行与政府按一定比例承担风险,池内企业在提供少部分担保的基础上缴纳不低于2%的助保金作为企业间互助担保资金。是一条政府、银行、企业共担风险,以提高企业授信额度的信贷模式,有效地支持了我市实体经济的发展途径。
目前,已有12家通过银行与政府审核,成功入驻“小微企业池”,除政府投入的风险补偿铺底资金外,企业已积累“助保金”88.51万元,12户小微企业已获得“助保贷”贷款3350万元。
在建立小微企业“助保贷”模式成功的基础上,市政府与市农信社合作,整合市财政涉农资金,开展农村“助保贷”业务,对缺乏足够抵质押条件的农村生产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抵质押门槛,解决其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助保贷”模式已得到更多金融机构认可,今年又与曲靖商业银行开远支行、开远沪农商村镇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助保贷”已真正成为了开远城乡小微企业和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健康成长“茁壮剂”。
碑格的农户正在采收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