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开远市五举措推进等级达标创建助力基本医疗提质增效

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2024-07-05 浏览次数: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开远市以问题为导向,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卫生院等级达标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的“核动力”。

统筹推进“一盘棋”促落实。成立以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等级评审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医疗机构等级创建领导、组织及指导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等级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督促申请创建医疗机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创建目标,明确工作步骤,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制发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同时,组建50余人的市级评审专家库,选聘经过培训合格的专家参加等级医院初级评审工作。
    织密培训“一张网”促覆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创建等级医院相关专业骨干外出参观学习6次,对照创建等级医院的评审标准,围绕综合管理、临床医疗、院感和护理、药事等内容进行理论专业解读与实操培训,各卫生院结合实际,聚焦短板与弱项,为创建等级医院“建言献策”。各卫生院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院医护人员,由参加市级培训的专业骨干分别担当培训教师,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开展三基三严、医疗护理规范、感染控制等覆盖式培训,并逐一考核过关,确保各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专业的实操技术,实现日常工作创等化,创等工作日常化的工作格局,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等级医院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医共发力“一体化”促活力。以紧密型医共体成员单位为抓手、市级专业机构技术人员为支撑,统筹医共体内专家、设备下沉,对标补齐短板,组织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先后派出46名急诊科、骨外科、妇产科、护理部等医护骨干在基层卫生院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带教指导,支持帮扶目标单位完成创建工作,提升卫生院医疗诊疗服务能力;长期组织外科专家团队、慢病管理团队28人到卫生院坐诊传帮带教,目前,已指导卫生院开展304例手术,提升了卫生院急症急救、外科诊疗及慢性病管理能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堵点问题,创建工作得以高效推进。同时,医共体牵头医院还配备急救车到基层卫生院待命,确保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畅通,有效推进“基层首诊、急慢分诊、分级诊疗,上下联动”机制落实。
    专家联动“一把火”促提升。市卫健局建立综合管理、医疗安全、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流程布局、设备设施、环境建设、急救能力及医院文化等指导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级达标创建工作机制专家组,市级创建专家组先后28次到基层卫生院进行现场指导,重点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防控、口腔、康复、外科(手术室)等薄弱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抓手,抓规范、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局机关各科室按照职能职责,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创等达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指导;邀请省、州专家团队5次到基层进行现场指导带教,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短板业务得到快速提升。
    下沉带教“一股劲”促技能。市级抽调相关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医疗感染控制管理、党建、安全生产等专业人员,组建了市级驻点帮扶指导小组先后2次到基层卫生院下沉的驻点带教帮扶。驻点帮扶小组对照创等条款进行详细梳理、查缺补漏,每天召开工作复盘会,对存在的问题组织辖区卫生院对照标准逐条自查,并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挂牌销号,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扎实推进。同时,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指导、演练以及现场考核提问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不断完善基层卫生院管理制度,补齐医院服务能力短板,填补技术和业务空白,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开远市8家基层卫生院均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及云南省甲等卫生院标准,2家基层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00%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全覆盖,通过开展等级医院达标创建,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诊疗流程更趋合理,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医护质量快速提高,医防融合更加紧密,内涵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