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职业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开远市采取五举措,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宣教普及助健康
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载体,普及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构建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健康促进专家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职业健康知识讲座、以案释法、线上线下答题和宣传义诊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职业病防治宣教厚氛围,让全民了解职业健康体检的好处,增强全民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对全市76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100%,开展专题讲座56场,警示教育49场,义诊128场,张贴海报150余份,发放职业健康宣传资料70000余份。
提升能力促健康
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按照规范设立检查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检查报告制度、重点职业病个案卡上报等10余项管理制度。组织职业健康专家库专家对职业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并对体检程序和体检报告规范等进行指导,确保职业健康体检质量。2023年,完成职业健康检查8020人次,个案卡报告数7890人,网络报告率达98.37%。完成3882名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调查,完成率116%,职业健康检查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监管保健康
充分发挥卫生健康监督执法职能,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体检等相关制度。加强体检机构依法执业监管,对职业健康体检机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本设施和设备以及机构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23年,对全市73户重点工矿、危化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执法检查73次,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73份,查出隐患96条,立行立改隐患90条,隐患整改率93.8%。下发预警告知书8份,职业卫生工作提醒函2份,职业卫生工作告知书5份,立案处罚2起。全市连续7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重大急性职业病事故、慢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事故保持为零,纳入监管的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教育培训率,职业病危害申报和粉尘浓度定期监测率均达100%。
部门联动强健康
压实行业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督促用人单位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指导用人单位规范评价检测、“三同时”、职业健康检查与培训等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扩大职业病防治项目覆盖面,提升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组织社保、应急、工会等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和尘毒危害专项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隐患,切实落实监管部门行业和企业主体责任;组织医疗专家团队进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10余次,服务职工1000余人次,为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优质服务守健康
卫健部门针对体检机构工作中短板和不足,组织专家团队进企业开展面对面的指导,帮助企业做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导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护主体责任,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动态分析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劳动者提供连续的职业健康管理服务,杜绝职业病的发生。针对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时存在耗时、调班、来回的奔波等问题,体检机构开启“健康直通车”上门为企业员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暖心健康服务,让企业员工不出门就享受到了高效、便捷、优质的职业健康体检服务,解决了员工因时间、路途等因素不便参加体检的烦恼,打通了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