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镇动态

【和美乡村】羊街乡七二村:下足“绣花功”绘就“竹韵花乡”和美画卷

来源:羊街乡 发布日期:2024-01-08 浏览次数:

羊街乡七二村拟入选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



    121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拟认定名单,全省共有110个村拟入选,羊街乡七二村位列其中,是开远市唯一上榜的村。

近年来,七二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竹韵花乡为定位,下足绣花功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等工作,2021年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七二村,毗邻开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知花小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1972年因地质灾害自大庄乡老寨村委会老寨村搬迁至羊街乡红土村委会,故取名七二村,亦称为红土新村,属自发搬迁移民村,现有村民33150人,为彝族聚居村,属彝族支系仆拉分支,村民收入以土地流转租金和园区务工收入为主。


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美丽村庄、省级文明村、州级绿美乡村、州级文明新风示范村、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开远市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列为开远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是2017年开远市党旗红·家乡美党建走在前·先锋耀泸江推进基层党建走在前列三年行动示范点。

一起来看看七二村的经验做法


坚持字,高位谋划有序推进,党建引领下实功七二村坚持党建引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两个作用,深入学习省、州、市关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统筹规划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大振兴,优化现有产业功能布局,严格落实三线三区、宅基地、耕地用途等管控要求,确保村庄规划合法合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突出字,立足禀赋打造特色,聚焦村情施实策七二村规划编制定位为特色保护类自然村,以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与特色要素为轴线,着力挖掘村庄特色风貌。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提炼中国水墨山水青花瓷主打元素,营造画卷式村庄,依托村内竹崇拜文化和现有的竹林、丛竹景观资源,把水墨山水青花瓷元素植入村庄建筑和景观,彰显村庄悠然、静谧、和谐的体验感。


聚焦字,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编用结合显实效结合民声民愿,规划中把提质村内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完善道路、排水沟、停车场等。铺设沥青道路5400㎡、贴文化石500㎡、建设排水沟及盖板450米、打造水景观1座,规划雨污分流,结合村子走向和高差,在村子北侧进行雨水还田入渠,西侧建设污水处理池终端,发酵净化后还田。通过规划,补齐村内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实行三清”“三拆制度,绿地空间大提升动员全村党员、群众扎实开展清理粪塘、清理三废、清理垃圾三清行动和拆除私搭乱建、拆除露天旱厕、拆除危房旧房三拆行动,将清理拆除后腾退的空间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三园,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打造房前屋后都是绿、村内村外都是景的美丽新村貌,累计清理整治粪塘、垃圾堆放点等脏乱差节点”10余个340平米,拆除私搭乱建、危旧房、旱厕等1000余平米,打造村内竹林公园等三园”4个,有效增加公共绿地空间。



实行三增”“三管制度,村容村貌大变样一方面,深入开展增业、增收、增文化三增行动,将村子移民搬迁文化绘制在村内墙体上展示彝族文化风貌,引导33户群众流转土地370亩,户均1人在园区上班,实现地租+务工收入双增收,全村经济总收入305.4万元;另一方面,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有人管、管得住、管长远三管制度,形成党员带头大扫除、群众管理自家房前屋后卫生、公益性岗位常态化保洁的三方合力。今年以来,开展人居环境一周一整治行动40余次,有效提升村内环境卫生。


实行三会”“三治制度,民俗民风大改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三会作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增强群众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的自觉性。落实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制度,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观念,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进一步提升全村基层治理水平。今年以来,结合三话六学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移风易俗等各类活动12场次,受众150人次,群众观念、民俗民风得到持续改变。


 

生态七二村

绿美山水间

 

最忆是乡愁

最美是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