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聚源社区的“零工驿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随处可见:工人们在熟练地分拣韭菜,一旁,色彩斑斓的儿童滑梯十分显眼。平日里,滑梯区域是安静的等候区,而每到放学时分,这里就变成了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托管场所。蔬菜分拣车间不仅为务工人员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更为他们的家庭托起了希望和未来。
为了做好“零工驿站”的后勤服务工作,社区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建立了爱心食堂、幼儿乐园,实现就业、带娃、餐饮“一站式”服务,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与蔬菜分拣车间仅一墙之隔的“一元食堂”里,聚源社区副主任兼义务厨师周旋凯正根据用餐信息认真备菜。自2025年1月正式运营以来,食堂采用“社区主体运营 + 公益性”模式,从食材选购到菜品制作,都严格遵循卫生健康标准,精心搭配荤素菜品。每天为务工人员提供1荤2素1汤的套菜,素菜与米饭每份1元,荤菜每份3元。
午饭时间临近,“一元食堂”开始热闹起来,随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出锅,社区志愿者开始有序盛饭、打菜,居民们自觉排起队,大家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从家里到这里拣韭菜大概需要5分钟,驿站还提供便利新鲜的午餐,只要3至6元就能吃饱。还提供了游乐设施,帮我们解决了放学无人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社区居民李红芬开心地说。
聚源社区“零工驿站”除了提供丰富的务工岗位,还配备了儿童娱乐区、“一元食堂”、医药箱、公平秤和饮水处等便民服务设施,形成了一个覆盖就业帮扶、生活保障、安全应急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场景,正编织成基层治理的“民生密码”——让居民既能稳稳抓住手中的“生计”,也不必担忧心中的“牵挂”,在平凡的生活中切实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聚源社区“零工驿站”只是灵泉街道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便民惠民保障的一个缩影,在下一步工作中,该街道还将继续聚焦社区居民所需所盼,探索多元治理形式,开展精准服务,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